今天是2018年08月17日,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首先祝福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情人节快乐。其实情人节原是西方国家的节日,我国并没有情人节之称,但七夕有个动人传说:七月七,是传说中牛郎织女从鹊桥渡天河相会的日子。人们心中的织女是个勤劳善良、心灵手巧的天仙,所以七月七这天晚上,年轻的姑娘和少妇都要出来行拜祭的礼仪,并向织女乞巧,希望自己也能象织女一样有双灵巧的手,有颗聪慧的心,会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七夕节始终和牛郎织女的传说相连,这是一个很美丽,千古流传的爱情故事,是我国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 之所以当今社会将七夕节误读为“情人节”,可能也是源于牛郎织女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事实上,“中国情人节”确实有,但不是七夕,而是正月十五“元宵节”,即“上元节”,中国民间的传统,在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要点起彩灯、出门赏月、燃放焰火。在古代,受到封建思想的影响,未婚少女往往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抛头露面是不守礼节的做法,只有在正月十五这一天,才能出门逛灯会,少男少女这一天才能互相会面,倾诉爱慕之情。所以,正月十五,才算是真正的中国情人节。
七夕节日的起源: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这便是我们于古代文献中所见到的最早的关于乞巧的记载。自然崇拜:“七夕”最早来源于人们对自然的崇拜。从历史文献上看,至少在三四千年前,随着人们对天文的认识和纺织技术的产生,有关牵牛星织女星的记载就有了。七月初七,又称七夕节,乞巧节。是历史悠久的中国传统节日。中国民间传说阴历七月初七晚上喜鹊在银河上搭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相会。古俗在这天晚上,中国女孩们要穿针乞巧。鹊桥相会歌颂了中国劳动人民忠贞不渝的爱情,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强烈愿望。在古代,七夕是被称做乞巧节的,南方妇女会在七夕这天捉一只蜘蛛放在盒子里,用它织的蛛网来卜一下,许愿来年提高针织女红技艺。男人,尤其是读书的年轻人,会在这一天,设案拜祖先,以求上天多加文采。所以这一天被称为乞巧节。在这个浪漫故事的影响下,七夕越来越被现代青年所推崇,逐渐地成为了公认的“中国情人节”。而到了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还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至此,一个先民观星而来的美丽爱情传说终于得到了“国家认证”。
在商家不唯余力的炒作下,我们现在得到了几个情人节,也让情人们有个美好的节目。例如5月20,2月14这些中西结合的情人节。按说情人这二个字组合,在当今不是一个好的词语解释。但是现代的人,宣扬恋爱自由,一个情人节安排得好,关系就更进一步,许多看重情人节也是为了更进一步。无论怎么样,如果都是用心去过,每一天也是情人节。当然平谈生活也需要激情,来增加双方的感情,要不平谈下去,生活也是一潭死水,激不起波浪,那感情就容易到头。
在此情此景下,我也祝所有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一生一世执子手,不离不弃共白头。苦乐同分享,风雨齐牵手。盈盈剪烛西窗,款款闲话沧桑。即使两鬓苍苍,相依同看斜阳。爱情永不变,七夕快乐!鹊桥流淌着牛郎的深情,带着梦想带着期望,今夜在天宇间飞行,短信传递着爱你的真情,带着心跳带着渴望,此刻在时空里穿行,我的宝贝,也祝你七夕快乐。网络让我们相识,网络让我们相恋。希望在这七夕之夜,我们能够亲密相见!天上鹊桥见,人间今宵圆。月上林梢头,人约黄昏后。七夕鹊桥见,情谊两绵绵。无语相见事,尽在不言中。为了你这枝名花,我甘为一方沃土,受尽践踏之辱,皮肉之苦,只愿成为你唯一的领主。七夕情人节,希望宝贝的心归我所属,同时也祝所有的有情人能有此有终,快乐到永远!
最后附上一首大词人秦观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