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故事,有的人是觉得很幸福,有的人觉得父母管太多,不喜欢。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波动,可能自己没有经历过吧!但是一想回复了一句:爱,又有负担。
直播中剖析的一点我记忆比较深刻:角色不同,期待也会不同。同一件事,当爱人对我们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了爱和幸福;当父母对我们做的时候,我们会认为这是理所当然,会认为我们自己不够独立,还要父母来管着。的确是,有时候老公煮好饭,就幸福满满地去享受,爸妈煮好饭叫我,甚至会觉得厌烦,还不想吃!这不是我想吃的!……这个时候又会觉察自己觉得很对不起父母,生活就是这么复杂,矛盾体。
针对父母做好菜送给子女吃,这算溺爱吗?以前我只是觉得对于孩子的要求,包括不合理的都无限的满足,做错事情也纵容,这叫溺爱!原来溺爱的范畴还很大,不只是未成年的孩子,已成年的孩子也会产生溺爱。更专业地说法归结为讲的三个方面:
1.发生的频次。高频次地对孩子做一件事,特别是成年“孩子”,需要的时候叫支持,不需要时也高频地去为他做,这就造成了溺爱。物极必反!
2.子女的独立性。当父母做的事情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未来不能独立去解决生活和社会的各种事物时,这种溺爱是畸形的爱,我们经常在社会新闻中看到很多孩子十几二十岁了,父母还在包办基本生活,喂饭穿衣,更甚还有喂奶的,孩子就会产生矛盾情感,最后完全生活不自理,不能自理,这是害了孩子,而不是爱。因此生活中我也尽量教育孩子做家务的意义,让他们参与到生活中,有责任感,有价值感。最近设定了一个协议——周五狂欢协议,孩子们更积极的做家务,融入其中。
3.子女的期待。作为父母,经常会对自己的孩子有很高的期待,希望他各方面都优秀,希望他闪闪发光,希望他按照我们设计的路线去走。完全忘记了孩子是他自己,不是我们控制的机器人。越长大越有自己的想法,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们。当父母的行为束缚了我们不舒服时,要勇敢地表达出来。不管做父母还是做子女都要明白,彼此互相尊重!
我经常在反思自己:对于孩子的日常我是不是管控太多?遇到一件事情,我的做法尊重孩子了吗?所以我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是不断地在调整。认真学习,只有自己成长了,才会带来更好的生活!
因此,对于父母给孩子做很多预制菜是不是溺爱,并不是绝对的,还是要取决于这件事对子女的影响。所以,你们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