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修品红1:人生的另一种可能性,假作真时真亦假,谁是真正的贾雨村

一、曹雪芹的另一个分身

贾雨村,是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重要角色,名:化,字:时飞,别号:雨村。

00E3B8E69375517BFDE481A17C0B063149FEA825_size60_w640_h361.jpeg

作者一开始就告诉我们,关于这个人的一切是假的,但是他又是那么鲜活的存在。他的名字叫“假话”,“假是非”,“假语村言”,籍贯又是湖州人(“胡诌”)。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又说他生于仕宦之家,但到他时,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下他一人。他想进京求取功名,无奈囊内空空,只得暂在姑苏城里葫芦庙里安身,每日卖文为生。后因甄士隐相助,才有钱上路,开启后来的逆袭之路。看他前面的经历,祖宗根基已尽,卖文为生,几乎就是曹雪芹生活的写照。

曹雪芹不仅仅把自己人生和理想投射在贾宝玉身上,似乎把贾雨村看成自己人生的另外一种可能性,但是他又不屑于做贾雨村。贾雨村就是失势后的贾宝玉除了出家、穷困潦倒以外的一种可能性。但是曹雪芹似乎在告诉懂他的人,他不会做出贾雨村的选择,哪怕穷困致死。

二、正邪两赋论出自贾雨村之口

作者还借由贾雨村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历史观、是非观。这段话是红楼梦中最有深度及内涵的一段话。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雨村道:“天地生人,除大仁大恶两种,余者皆无大异。若大仁者,则应运而生,大恶者,则应劫而生。运生世治,劫生世危。尧,舜,禹,汤,文,武,周,召,孔,孟,董,韩,周,程,张,朱,皆应运而生者。蚩尤,共工,桀,纣,始皇,王莽,曹操,桓温,安禄山,秦桧等,皆应劫而生者。大仁者,修治天下,大恶者,挠乱天下。清明灵秀,天地之正气,仁者之所秉也,残忍乖僻,天地之邪气,恶者之所秉也。今当运隆祚永之朝,太平无为之世,清明灵秀之气所秉者,上至朝廷,下及草野,比比皆是。所余之秀气,漫无所归,遂为甘露,为和风,洽然溉及四海。彼残忍乖僻之邪气,不能荡溢于光天化日之中,遂凝结充塞于深沟大壑之内,偶因风荡,或被云催,略有摇动感发之意,一丝半缕误而泄出者,偶值灵秀之气适过,正不容邪,邪复妒正,两不相下,亦如风水雷电,地中既遇,既不能消,又不能让,必至搏击掀发后始尽。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置之于万万人中,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乖僻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若生于公侯富贵之家,则为情痴情种,若生于诗书清贫之族,则为逸士高人,纵再偶生于薄祚寒门,断不能为走卒健仆,甘遭庸人驱制驾驭,必为奇优名倡......” 子兴道:“依你说,‘成则王侯败则贼了’”。雨村道:“正是这意......”

作者将这段话由贾雨村说出,可见想要塑造的这个形象绝不是那种肤浅的反面角色。而是一个复杂的人物,对人对事物的看法是远远高于常人的,甚至与宝玉、黛玉等人都是相通的。但是又因为想要往上攀附,所以放弃了感恩和良心。

三、贾雨村作为男性,与女性主要人物均相关联

首先,贾雨村精神层面理解宝玉,他从冷子兴的描述中,就表达了对贾宝玉的赞赏与理解。他完全理解宝玉、黛玉之类的人,但是世俗层面,他选择了顺从社会的规则。一个重要女性与贾雨村很像。那就是薛宝钗。宝钗也是有慧根的,她能理解宝玉、黛玉等人,但是她在面对俗世时,选择的仍是顺从社会规则,比如扑蝶嫁祸黛玉、以及收买人心等等。红楼梦第一回,贾雨村就吟出“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的对联。据此,有人分析宝钗未来会改嫁贾雨村。宜修斗胆猜测,贾雨村与薛宝钗在原本的书中会有交集,未必是结婚,也许在共同面对某些事件时,做出来同样的选择。比如,北静王想要造反,被这两人告发而败露。宝钗也曾说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豪言壮语。与贾雨村非常契合。


OIP-C.jpg

其次,作者还把贾雨村设定为林黛玉的老师。从黛玉的气度与文采,可以看出贾雨村灵秀之气的影响。

再次,史湘云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也提到了正邪之语,呼应贾雨村正邪两赋论。

这一点也能看出,作者写的贾雨村,绝不仅仅是要塑造一个反派,更重要的是他写出了一个本质上很聪慧灵秀的人,在遵从世俗放弃本心后,如何变成了“恶人”。

被读者及大众将贾雨村钉在恶人耻辱柱上的例子,便是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那么第一回就出场的香菱,悲惨的人生究竟暗示着谁的命运?甄家被火烧掉,又暗示着什么?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文 | 宜修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