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头就被《影之翼》主题曲吸引了:
“你还记得我吧/记得我吧/其实我一直在你身旁/过去不会真的离去/真的离去/让昨天告诉明天/回头看看我吧/看看我吧/即使你眼里还有泪光/含泪的眼睛 眼睛/,是黑暗里的灯/快和我飞吧飞吧飞吧/我们点亮每颗星星每颗星星/去为赶路的人/送上一点送上一点送上一点光亮——”
听着这首歌,思绪涌动,立刻回到了和学生一起排练节目、演唱这个歌曲的情景,激动万分。
这里讲的推动师生写作的20种方法,有大方法,也有小方法。
童喜喜老师提出,我们活着,可是我们又像没有活着一样,因为我们每天都是那么稀里糊涂的,因此,我们要多读,多写,这样的活,才叫活着。怎么写?读什么呢?喜喜老师推荐了《智慧行动创造教育幸福》这本书,里面有了系统的阐述。
一、榜样带动法
喜喜老师说一个社区,一个学校,一个教室,一个家庭都需要一个笔杆子,这个笔杆子就是榜样。那这个榜样如何找呢?喜喜老师说找莫言可以吗?俗话说,高山仰止这样的榜样呢,让人望而却步,所以找榜样要循序渐进,最符合当时当下的,让其现身说法,比如他怎样走上笔杆子的道路的,了解他有哪些小小的经验,组织者,榜样者,哪怕是推动的是自己也好!找榜样是循序渐进的,可以是当地的名人、书里面最喜爱的作家、书里面的演讲、录像,这样一些榜样,都可以成为循序渐进的榜样。
二、社团引导法
社团引导有何好处?
社团可以互相有激励,互相有交流,互相有指导。
如何做社团?
要做好心理准备,社团一开始时是有压力的。喜喜老师讲了做社团的一些素质,做社团是要坚定的,还有要比较友善。社团与榜样是有区别的。
三、比赛激励法
开展比赛激励的技巧:比赛,可以让孩子的好奇心让、上进心更强。这里的比赛激励与传统的比赛激励有一定的区别,不是为了评出1、2、3名,而是为了促进写作。特别提到注意的是,不能为了一小撮优生、打压一大片学生。比赛激励法童喜喜老师列举了三种方法:
1.写作挑战大赛:比如规定多长时间写多少字,鼓舞到所有人,为不同的孩子,不同的人群,一开始写水平没有那么高的人进行的。到了“发表多少篇”挑战的时候,那就是针对有一定水平的人而举办的了。
2.佳作比赛:这个比赛不要局限于语文学科,对于其他学科也可以展示自己的才华,比如数学学科等等。
3.师生互评大赛:老师点评学生的作品,学生点评老师的作品,可以更多、更大量的进行润物细无声的积累。这样的师生互评大赛是以写作为基础,达到精神交流的一种方法。
4.类似方法还有家校共写大赛。不仅老师与学生一起写,还可以父母与孩子一起写,这样父母可以参与到教育教学中来。教育如果关上了门那就是一个事件了。所以让父母写起来,让父母做起来,还能把家校共育做好来。
四、阵地巩固法
什么叫阵地巩固法,就是为我们的文章找到一个发表的平台,这个发表的大本营,就是我们的阵地,所以童喜喜老师特别倡导,不管是教师还是学校,教育局都要开辟自己的大本营,美篇、微博、微信公众号,让这些媒体成为展示自己的舞台,成为自己写作的阵地,巩固着用起来,文章写好了就发过去发表,已达到巩固写作的目的。
五、抽查督促法
什么叫抽查督促法呢?童喜喜说道,人有时难免会有不想写的时候,怎么办呢?这时候我们就要有一个制度,大家一起商量热火朝天的商量,大家一起商量好了,一个星期要发表一篇,注意,如果没有一篇怎么惩罚呢?同学习老师举了一个例子,比如说可以请家人吃一顿饭,这就叫制度。制度要大家共同来商量的制度,有奖励,有惩罚。抽查督促法,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有,但一定要有抽查,抽查要有奖励,有惩罚。
在讲到这里的时候,童喜喜老师说,一开始是不知道要这样抽查的,因为童喜喜老师本人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记号才算完,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童喜喜老师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终,坚持到底的,从这里可以感受到童喜喜老师坚定的立场,让我非常的震惊,学习到了!童喜喜老师说,但是对于有些人是想完就做,做完了之后还没玩就得了,因此制度抽查就很重要了。我也有这个缺点,我要改,我要向喜喜老师学习,有始有终、坚持到底、坚定立场。
六、激励提升法
名和利——出一本书。
这里说的激励重点不在出版书,重点在于激励提升,重点在于出版了之后,汇编成册之后。很多人把发表了之后,作为一个句号结束了,比如全班出了一本书之后,发表了,许多老师就把书放起来,然后到了评职称的时候,再把它拿出来。而在这一个激励提升法当中,这个发表之后,是作为一个新的开始,出版了书之后,是应该把它作为一个起点,把它作为一个反思。
怎么反思呢?
1.比如看着自己的来想,如何让现在比过去更成熟?也可以对比别人。这个别人,可以是更优秀的人的作品,也可以是名著,也可以是一本更喜欢的书,想:我要怎样写才更好?怎么这个就比我的可以更好?
2.阅读比较可以请班里的几个同学,朋友或者几个,很想了解这个话题的人进行阅读比较,如果身边没有这样的人,网络是也可以,网友也算,但一定要单独的列出来。
七、征集汇聚法
选一个主题,对主题进行收集,文章收集意见的方法。征集一定要有回馈,板征集着征集着就没有人参与了。
这个征集分为意见和建议两种。意见是指表达自己不高兴的内容,我意见是表达了自己不高兴,还可以帮助你想办法的内容。这就是征集汇聚法。
八、借力推进法
网络时代,有很多网络的团体,网络上专家的团队等开展相关的活动,我们可以借这些网络的团体,网络上专家的团队推进写作。作为教师,可以先进行甄别,这个甄别可以根据诉求来甄别,比如是处于一般水平的学生还是写作水平比较高的学生,加入相应的团队。对于要收费的团队,带入三五个最能够体会优和劣的活动的人带进去就可以了,通过他们的学习带动身边的工作,这样借力打力是很好的方法。
九、自言自语法
何谓自言自语法?就是写一件事情,把它的前因、进行时、经过、结果写清楚。少抒情。因为抒情完之后没有太多可以沉淀的自言自语本身可以比较容易沉浸在自怨自艾,自怨自怜当中,因此,少抒情,多写事情,这样子的自言自语对自己的成长是很有利的,是一种真正的思考。
十、批注点评法
童喜喜老师提出,希望大家用起这种方法来,阅读之后进行批注点评是最简单、最有效的写作方法。因为这是一个对话,对话的对象他不是我们身边的榜样,而是一个我们不可能看见的圣贤,这是与圣贤对话。
在阅读的时候,我们把它勾画下来,再来写。形成的文章是原来勾画与你的点评,是一体的,是很值得琢磨的。童喜喜老师举了一个最简单的例子,那就是朱永新老师的《新父母晨诵》。
新教育有一个传送,是针对孩子的,传送的是经典的名言、诗歌,新父母晨诵是针对父母的,对教育理论的一些解读,从家庭教育方法着手读,感受家庭教育的知识。举办新父母晨诵,一开始是诗歌的解读,后来觉得仅仅局限于诗歌的解读还不够理论方面的东西,后来就选起了一些励志的名言,写了一段时间以后,就从名著当中改成新父母晨诵。回看新父母晨诵,与当初完全不一样,朱永新老师喜欢阅读经典名著,对此进行批注点评,后来有很高的成就。因此,批注点评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阅读效果。
十一、沟通交流法
可以利用微信短信的沟通交流形成文章,聚沙成塔。比如每天写一句话或一小段给××,坚持下来,一年下来也好几万个字,当我们用了写作的方法的时候,我们的沟通交流变好了。再举一个例子,就是写这个家校信,他是沟通和交流,比家校会更省力的一种方法,又比家校交流更好的方法。
十二、感言反馈法
是一种小小的写作。感言写做法就是读到什么很感动的话,比如人生方面的书文章,加上一个感受就可以了。童喜喜老师团队的一个做法:100字感言反馈给喜喜老师,这样做既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又可以了解到团队人员的状态。写感言反馈有何好处?好处在于可以产生在团队间产生共鸣。因为只有了解才能理解,只有理解才能共鸣。做法:100字以上,那100字就可以了。
十三、亲子互评法
父母评价孩子,孩子评价父母日常类作文的练笔,日常生活中,父母,孩子,老师,三方共同成长、提升。
十四、集思广益法
写作的征集法当中是出主题,集思广益法与征集法的区别在于,集思广益法的原因是面向父母做的更值得推敲,更严谨些。所选的主题不是泛泛而谈,而是围绕一个问题反馈自己的意见与建议,更深更好更多的了解父母的反馈。在这里要注意,如果是比较尖锐的问题,就不要让父母署名了,这样可以更好的了解到父母的想法。
十五、写作接龙法
写作接龙法是一种全班行动,可以写故事或日记,比如可以分十人为一小组,一个接一个的写,这样写作接龙可以把写的不好的、没有热情、态度不好的带动起来,利用孩子的竞争、好胜的心态调动起来。
要各抒己见:
1.问题不要局限
2.对于敏感尖锐的问题,可以引领尊重所有人的意见,不要打击,连批评也不要有,因为这是一个阶梯,也许这个阶梯比较矮,但是他是通向独立思考的阶梯,所以批评也不要有。也不要局限于生活的事,而是要更开阔一些,更空更大的问题,这样有更好的提升,比如幸福是什么,让学生各抒己见之后不是会写吗?那么在写之后一定要交流课,上课下都行,说多说少也行,这样可以形成对我们信息时代的信息的补充,大大的促进了孩子独立思考。
十六、创办刊物法
创办刊物要注意的地方:
1.传统做法是把父母拉进来,但这样的教育的意义就变了,所以创办刊物的时候尽量把孩子拉进来,一开始可以让孩子们办黑板报等等之类的,一开始可以不要做电子排版的,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进来,不要让更多的压力给到父母。
2.创办刊物不是为了培优,而是为了培优普惠。不管怎么样都不要去伤害后进的孩子。比如,在创办开幕式可以设置一个最大进步奖,让创办刊物的好处普惠到每一个孩子。因此,创办刊物细节很重要,细节,体现的工作是什么,体现的理念是什么,输出的是什么教育成果就是什么。
十七、明确目标法
把写作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比如旅游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由孩子自己来明确,可以由摄影来代替,给摄影来点说明,在这个过程中,他背后围绕这个目标锻炼的是什么呢?他锻炼的是谋篇布局的能力。比如说童喜喜老师假如确定一个目标去天上旅游,比如有四个地方,一个是童欣欣老师家,一个是发射的地方,然后是天上,然后再一个回到了地上。拍照片,写照片说明的方式,说明我就把这件事情记录下来了。有的人觉得这个不是写作,不是随笔,而童喜喜老师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根据童喜喜老师多年的写作经验,头,童喜喜老师认为像这样简单的文字是梳理自己的思路,架构自己的文章,他只是没有把自己的文字写下来而已,因此喜童喜喜老师认为这样的写作非常管用。
十九、著书立说法
就是把自己的想法思考写下来。
著书立说,分为三个阶段:
1.共写随笔
2.到达一定的高度,写出相当的文章
3.学会谋篇布局——出书
到达这个阶段的时候就可以全班同学围绕一个主题来写作思考了。
另外,还可以自己给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多长时间写多少字,最后结局就能成为一种书。过去只有优秀的人才能做到,但是现在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说写课程。
二十、说写说课程法
说写说,以说为写来写作,因为说话本身在表达,而写作也是表达。如我们的画家用画笔进行表达,我们的音乐家用音乐进行表达,我们的歌唱家用歌曲进行表达,这样表达也就有了一个意义,以书面语言进行有逻辑、成体系的口头表达,就是说写。
说写,有一点,有老师表示,做说写要用手机,学生年龄小,父母不放心,这样就没办法做了。这里要弄清楚,关键是什么?关键在于说话,说话是什么?他是把脑子里的思维外化为语言的一个过程。所以你只要用说写的方式来说,它就已经在训练你的思维了。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一次两次,一个月,两个月,一年两年,父母对于孩子是会担心的,但是过了段时间之后,孩子在教室里以说为写的方式,在自己的学习成绩方面已经能体现出来自己的成长了,那么这个时候父母对于孩子的信任度就不一样,对于一个孩子的信任度不一样之后,他就会对老师的信任度不一样了。另一个方面,父母毕竟有和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在教室里训练了之后,回到家里,父母把几分钟给他,他拿着看着说,写出来一篇文章,这样著书立说就比较容易的多,因为我们用上先进的方式语音转文字的方式,那父母就转变了一下,就写的这么好,这样的背景下呢,以说为写的方式更好的帮助孩子,著书立说,成为父母对孩子的力量,生命的力量,教育的力量的一种信任,通过说写展现出来的被改变,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肩膀上向上攀登,成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样就是如何推动的方法。
讲座的最后,喜喜老师说让大家看一下她的一个表现,喜喜老师举起她的手,她的手上贴着两副膏药,我立刻想到了今天朋友圈里喜喜老师发出来的去医院做了一个小手术,听着喜喜老师的文学作品《影之翼》的主题曲,我从心底里面由衷地真心地想对喜喜老师说声:谢谢喜喜老师!我的女儿也哼起了这首歌:你还记得我吗?记得我吗?其实我一直在你身旁……”我们都沉浸在喜喜老师《影之翼》的主题曲中——喜喜老师,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