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春节对于广大中国人民而言都有着非凡的意义。提到春节,不少人仍能想起王安石在《元日》一诗中谈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过年时,一片热闹的光景落于字里行间,浮现在读者眼前。然而如今我们却越来越纠结于“年味儿越来越淡了,过年真没意思”的心酸现实中。
曾几何时,过年听到的爆竹声、看到的烟花越来越少;认认真真的大扫除变成了随便的洗涮;走亲串友的互动越来越简化;邻里邻居之间聊得热火朝天变成了礼貌又客套的寒暄……这不由得让人疑惑到:年味呢?为什么没有小时候的心情和氛围了?其中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首先是我们对传统春节的期待在逐渐减弱。仔细想想,以前的人为什么那么期望过年?因为过年是一个盛大而隆重的节日,在物质贫乏的过去,我们可以在过年时实现平日里难以实现的普通愿望,比如说过年才能穿新衣、吃大肉等。然而现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这些朴实的愿望可以轻松实现,没有必要等到过年才有机会,所以人们对春节也就不那么期待了。
从前,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都不发达,买来一张返乡的车票对于在外漂泊的游子来说并不容易,一年到头来也可能只与家人通过寥寥数次的电话。浓浓的乡愁成了他们回家与亲朋团聚的巨大动力,因而人们对春节的期待值高。如今,网上订票只需几步简单的操作便能成功购票,手机也早已是人手必备的通讯工具,随时随地都能开启视频通话,这样,家人与家人的距离也不再是从前的遥不可及。
物质生活丰富了之后,由经济发展衍生出的“中国式盘问”让年轻人闻风丧胆。每到过年,年轻人会收到来自七大姑八大姨热情而亲切的问候:“学习怎么样?打算考研吗?”“工作怎么样?收入多少?有对象了吗?老大不小了,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啊?相亲成不?”一系列涉及学业、工作、情感等等让年轻人敏感的话题。可能长辈们的本意是关心一下晚辈,可事实上这些尖酸犀利的盘问常常会给年轻人带来更多的压力。由此,年轻人对春节表现冷漠也可以理解了。
然后就是传统仪式感的逐渐缺失。从前,在春节期间,人们会按照传统,杀羊宰牛、祭拜祖先、恭请神灵、清污除秽、置办年货、手写春联、鞭炮齐鸣、除夕守岁、共享家宴、话聊家常、走亲串友、互拜新年、闲逛庙会、求神拜佛、观看舞狮,好不乐哉!如今,人们生活富裕了,可过年则演变成了能简化的习俗便简化,能省略的步骤便省略……随着互联网对我们生活的不断渗透,微信红包拜年、支付宝集五福花花卡则成了大众能接受的新年俗。
有研究传统文化的学者认为;这些流行的过节形式是零散且破碎的,在求新求快的互联网时代根本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旧的仪式感没有接续,新的仪式感尚未夯实,春节的仪式感便没有了,它成了一年365天中的普通一天。
听到这里,不由得莫名感伤起来,怀着这样落寞的心情重温古人诗中的春节。“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举国欢庆,共度良宵,实属乐哉;“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迫不及待辞旧迎新的喜悦跃然纸上;“天地风霜尽,乾坤气象和。历添新岁月,春满旧山河。”,冬尽春来,万物更新,一词一句里皆蕴含着古人对新年的憧憬与向往。
走进中
国近现代著名学者笔下的春节,不由得对那种重仪式感、有人情味儿的节日心生向往之情。梁实秋在《北平年景》中谈到:“过年要在家乡里才有味道,羁旅凄凉,到了年下只有长吁短叹的份儿,还能有半点欢乐的心情?而所谓家,至少要有老少二代,若是上无双亲,下无儿女,只剩下伉俪一对,大眼瞪小眼,相敬如宾,还能制造什么过年的气氛?”那时的老北平人,年关祭灶、清洗锡制品、挂灯笼、买干果、敬祖先、贴年画、闹元宵,每一天都有每一天要完成的节日仪式,人们乐乐呵呵就跨过旧年进入了新年。
老舍在《北京的春节》中介绍了北京春节的始于末。盛大的春节始于腊八节,家家户户要煮腊八粥;二十三日是小年,祭灶王的日子;除夕,老少穿新衣、吃团圆饭、守岁;元宵节,新年的高潮,明月当空,悬灯结彩,热闹过后,年也渐行渐远了,人们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开始了一年的忙碌工作。
反观之如今的春节现状,寡淡的年味、变质的人情味,无不让人唏嘘不已。城市化、市场经济化的发展对城乡传统文化的冲击日渐明显。在某种程度上,两种文化正进行着吸收与融合,从而促使城乡经济结构、思想文化结构处于转型时期。这种转型可能会促进贫富差距的缩小,另一方面也可能促使某些传统的没落。过春节的现状便是很有力的佐证。
因而,在这样一个的大背景下,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循规蹈矩、止步不前,那么中华优秀传统习俗真的有可能就这样消亡了。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启迪我们只有对传统进行批判式继承、创新式发展,传统文化才有复兴的希望。所以我们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时,不要忘记仔细探寻深究其背后的原因。渴望理想中春节的回归,需要我们每个人对仪式感的重拾,也需要我们不断地对传统春节进行有意义的、具有长久性的变革。紧跟时代潮流,融入更加多元的、具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元素,使春节具有更加多样的形式、更多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