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or回乡偶书——《作业规划的艺术》读书心得


        今天我读了邱老师的《作业规划的艺术》中《莘莘学子读城记》这一章。此章作业适合放假前布置,尤其是寒暑假,因为时间充裕,便于完成,特别适合现在抓耳挠腮给学生构思寒假作业的我。

        所谓“读城”,就是同学们利用假期时间,和班内语文学习小组结伴而行去“读”自己的城市,对重点解读之处拍照留念。活动结束后,自拟题目写一篇随笔,题目可以为《读城记》,可将照片插入文章相应位置。由于疫情原因,学生可以和自己的兄弟姐妹或父母组团,独行亦可。

        此项作业的依据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如下表述:时代要求人们具有开阔的视野、开放的心态、创新的思维,对人们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和文化选择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语文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

        “开阔的视野”可以理解为学习素材的拓宽,不再局限于语文教材。具体可以为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两个方面,而此项作业正是有主题的“课外活动”。

        结合我的童年,也许现在也有相当一部分孩子过年是“回老家”,所以也可以考虑设计“回乡偶书”专题,把孩子们在家乡过年的随笔写下来,或许别有一番滋味——至真至纯的味道。

        如图的建筑,是我家乡的“寺庙”和“学堂”。它是年代久远的“寺庙”,大年初一,大人们五六点起来就张罗着让我们穿上新衣去上香;它也是早年的“学堂”,犹记得我放假回家去那玩耍,被我哥哥的老师叫到黑板上默写汉语拼音。那种感觉,永生难忘。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