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苦字当先。
那人生能有多苦?
01.哀嚎的老太
对于我家养老院里的孤寡老人王老太来说,她的一生充满苦难与艰辛。
孤老王秀荣,83岁,无儿无女,老伴与六年前撒手人寰。
老太一生坎坷,2岁时丧母,又遭到后母的虐待,眼睛3岁时哭瞎,自小双目失明。长大成家后却无生育能力,抱养一儿一女,儿子18岁时因高考失利坠楼自杀身亡,女儿与其断绝母女关系已许久,靠老伴去世后每月几百元的抚恤金度日,身患糖尿病多年,却没有得到医治,导致现在全身多处溃烂不堪,疼痛难忍。
幼年丧母,身患残疾,中年悲痛丧子,失女,晚年身患疾病,丈夫也去世。养老院义务赡养了六年,而如今,老太糖尿病并发症日益严重,生命垂危,几次突发急诊,送至医院,医院告知多脏器衰竭,已没有抢救的必要。
这些日子,也不知老太是身体太难受还是心里不舒服,整天哀嚎,实在难受。
听到她的遭遇,我实在无法想象这是怎样的普通妇女的一生,她需要以怎样的心态来让自己活到了八十多岁。
夏洛蒂·勃朗特曾说过:
“人活着就是为了含辛茹苦。”
可这世上有的人也实在太让人心疼,太让人觉得辛苦了。
02.“不干活的时候不吃饭都可以的。”
说这句话的,是一位名叫邢万强的打工者。他在火车站被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吃饭了吗,他就是这么回答的。
从新疆伊犁到河南信阳,邢万强40怼个小时一路站票,方便面吃完了也没有舍得给自己再买点吃的。在这个看起来50多岁,但实际年龄只有42岁的男人的编织袋里装满了给孩子带的吃的。
“只要能回到家,比吃肉还香。”身背十五斤大棉被的他身是疲惫的,可在如此苦难的情况下,仍然笑着和记者说这一切。
对于邢大哥的乐观、坚韧,网友表示:
你的含泪一笑,笑哭了十亿人;
他笑了,我们全国人却都哭了。
03.启示
1)用平常心来看待苦难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苦。即使生活在大富大贵之家,也有他们的苦恼。
不必把苦难看作是多大的羁绊,不必把苦难看作是压垮自己的筹码,不必看重苦难。
做事情之前,要明白这世上没有理所应当的一帆风顺,多磨难才是正常的。
2)不必逃避,要面对苦难
逃避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坦然面对才是最佳办法。
很多事情我们都办法控制,只能承受,认真蛰伏,伺机而动。
3)诉苦并不是个很好的沟通办法
很多人都喜欢诉苦。我想说的是,有的苦,都是你诉来的。
其实,每个人都有每人的苦,你倾诉的对象他是否也有自己的苦和委屈呢?
真正懂你的人,你不必诉,自会理解你安慰你,这个世界上没有理所应当的感同身受,每个人都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的。
4)真正救赎的只有自己
转移注意力,改变方式方法,自救才是摆脱苦难的正确办法。
熬得住,出众;熬不住,出局。
人生无非就是考验自我认可能力的过程。
信心,打击,希望,失望,总是在不断交替着。
保持沉默,悄悄地变厉害,实现自我救赎,实现真正的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