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
1郭老师,请问“子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怎么翻译?
夫子说:礼,与其奢侈,宁俭约;丧,与其居易,宁哀戚。但是亦不可太过!
2郭老师,守礼可能会变成一种虚假表演吗?
凡事都有个度,恰到好处最佳。过一分则太甚,差一毫则不及。圣人作礼之旨,原为使人节欲,今人有纵欲者,岂圣人之意哉?故曰: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奢华与排场是人之所欲也,而礼之本于宁俭和宁戚。摆奢华排场多流于形式,堪比戏子间之虚假表演。因此,守礼贵在主敬,无敬不成礼!敬则四海之内皆是兄弟,不敬则四邻不睦六亲不合;敬则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亦能百年好合白头偕老,不敬则两厢情愿自由结合亦难好花长开好景长在;敬则友谊地久天长千金难买一友,不敬则酒肉朋友良多患难哪见一人?所以说真真假假,只存乎一心!心中有敬,譬如空中有日月。日月普照山河大地,敬亦关照一切有情。一切含灵之物有血气者莫不喜顺而愤逆,此乃上古圣人礼而用敬之缘起大端云尔。
3郭老师,请问“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是什么意思?
夷狄有君亦无道,诸夏无君亦有道。所谓道者,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兄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君有道,则从君;君无道,则从道。所有孝悌忠信礼仪廉耻,皆由此道而生。是以有此道则为诸夏也,无此道则为夷狄也。
4郭老师,请问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何解?
四夷之有君而无礼,不如中夏之无君而有礼也。有君无礼不如无君,无君有礼亦如有君也。
5老师,诸夏和夷狄的概念是什么?入中国者中国之,我们该不该承认元朝清朝是我朝?文化上的大一统应该怎样实现?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无也。意即有君无礼,不如无君有礼。至于元清两朝,蛮横无礼,侵略中原,残杀无辜,哀鸿遍地,生灵涂炭,劣迹斑斑,已为陈迹。当其时也,自是可谓:非我族人,其心必异。而今一统,亦应可谓:五族共和,既往不咎。文化上的大一统,非武功所能及也,非文治不可及也。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近者悦,远者来。然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循循善诱,谆谆教诲。博之以文,约之以礼。心悦诚服,亦可以不叛矣!
6郭老师,请问“绘事后素”这句话是怎么翻译的呢?
大意是:先有白纸,后有图画。或者说:纯素先于描绘,描绘后于纯素。
7郭老师,请问什么叫做“绘事后素”?
意思是彩绘应该在纯白底面之基础上进行,子夏由此联想到礼乐也应该在宅心仁厚之基础上进行。素而后绘,仁而后礼!
8郭老师,请问“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是什么意思?
周室藏有三代之书,书中载有三代之礼。鲁乃周公封国,文献盛于杞、宋。缘于成王不以周公为臣,史称鲁礼与周礼同。据此,吾窃以为鲁室藏书,应不逊于周室。孔子虽观礼于周,问礼于聃,然周、鲁一家,不足为征。倘若杞室、宋室文献保存完好,则孔子必无此叹!
9郭老师,请问“杞不足徵也”的“徵”和“无征不信”的“征”,前一个是“考诸三王”,后一个是“征诸庶民”吧?
徵,是征的通假字,行于微而文达者,即徵也。征,或有别意。此类情形,并不少见。例如:庸,是用的通假字,不改变而持续者,即庸也。用,或有别意。多加揣摩,触类旁通。
10郭老师,请问“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是什么意思?
知郊社之礼,谛尝之义者,治天下可运于掌。郊社之礼祭祀天地,谛尝之礼祭祀祖宗。祭祀天地者,一人之特权也。祭祀祖宗者,人人之平权也。谛礼自新旧交替而后五年一次,每次必在太庙举行,上自始祖,下及历代之祖,列祖先后次序,当审谛而不乱。谛之第一环节为灌,灌者盥也,初献之名,之后各个环节当按照次序理而不乱。夫子不欲观之者,是不忍言其逆祀之非也。
11郭老师,请问子曰:“谛,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怎么理解?
谛乃天子祭祀之礼,灌乃初向受祭者献酒之礼。鲁国因于周公之德,成王之命,特许殊荣,沿此惯例。行至春秋期间,大夫陪臣时有僭越,就连开场也是如此。故夫子叹其从始至终,皆不能有所改观。何谈匡扶补救?勿论善始善终!
12郭老师,如何得知孔子“不欲观之”,是指谛礼祭祀次序错乱呢?
愚谨按春秋:僖公以庶兄继闵公位,僖公后人将僖公置祭于闵公之先,此乃非礼之孝,孔子向定公谏而正之,阳虎复又乱之。此等国贼巨蠹,小人奸雄,先乱于鲁,后乱于晋,又乱于卫,大乱天下,罪不可恕,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13郭老师,周监于二代,是说周礼借鉴夏商之礼。您可否就此略讲一下三代之损益?
唐虞之际尚贤,夏时尚功,商时尚富,周时尚贵。尚贤则争让,尚功则争名,尚富则争财,尚贵则争权。争让故舜禹受禅,争名故羿浞相篡,争财故乙庚屡迁,争权故郑卫继奸,及至春秋战国,终于礼崩乐坏,乱不可言也。
14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这句乃是批评子贡的。婚丧嫁娶红白喜事,谁家能不杀猪宰羊?你不这么做让亲戚朋友来你家吃啥呀?不杀生不吃肉吃疏菜白米饭,且美其名曰素餐,你能接受吗?你能接受就所有人都能接受吗?子贡在这个问题上的考虑显然很是欠妥,孔子不由分说就曰了句你爱你的羊吧!我爱大家有规范有次序有条理的礼。所以说,君子学道则爱礼乐,小人学道则爱泛滥。君子必有是非之心,羊和礼乐不可兼得则两害相权取其轻。小人实在太缺乏是非之心,是非失则升级到最严重的地步就导致天下大乱了。
15郭老师,请问“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怎么理解?
事君尽礼,人不以为礼,反以为谄,奈何奈何…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邹人之子知礼乎?子曰:是礼也!子曰:拜下,礼也,今拜乎上,虽违众,吾从下!陈司败问曰:昭公知礼乎?子曰:知礼!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16郭老师,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这句话什么意思?
办成的事情不要再拿来逞辩,办完的事情不要再拿来争论,已经过去的不要再纠着不放了。
17郭老师,请问“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的意思?
意即过去的事,就不要再提了。纠结过去显然无济于事,不如重新再来创造一切,反而会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