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家一般在12点左右,我喜欢在公司呆着,回到家后,把随身小包放下来,突然发现早上打印的《xxxxxxx》被媳妇放在小孩子爬行垫上,有一张有些褶皱。
看到这些,我很生气,很想把媳妇叫起来p一顿,担心吵醒宝宝,我忍了。
去刷牙、冲凉,这些时候都是我思考的时候,想到好的点子中途记下来再继续刷继续洗,在正常人眼中是疯子行为,我却很享受,媳妇也见怪不怪了。
洗漱完毕,我把《xxxxxxx》放在床上书桌,双手合十,轻轻的闭上眼,毕恭毕敬的鞠了一个躬。
然后打坐,拿起这篇文稿开始看、默读、写写画画,我看书或者视频有点特别,把自己模拟成主人公去演绎,主人公鞠躬,我也满脸虔诚的低头、弯腰几十秒,有台词的地方我也会小声默念,自言自语?
不是的,我觉得对面就是xxx或者xxx,我不是和空气对话,我是和他们在交流。
是不是挺扯淡的?
用心去做、去体验的会懂我的。
前几天,我与几个朋友在内部群交流,我要求每一个人每次交流分享100字对大家有用的内容。他们大多选取的是《超级演说家》、《我是演说家》的内容,要么导师的点评,要么是选手的发言。
当时,我可以准确的指出他们这些内容是谁讲的,选手叫什么名字,谁点评的等,他们很震惊,怎么能记忆得如此清晰?他们看一遍基本都忘记了,有的残存点记忆,有的连零星的记忆都没了。
难道我是过目不忘?
我也奇怪,我看完《阿甘正传》,里面的剧情可以如放电影一样在脑海里回放。
他们问我为什么?
刚开始我也没注意,我一直就是这样,我回想之后才明白,大部分人没学会记忆,一般人想记忆,采取的方法是什么?
拼命的记,结果很难记下来。
我是怎么干的?
我从未想到要去记忆,我把我的眼睛想象成一台摄影机,不是想象,是真的感觉就是,调动味觉、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去记录一段旅程,而不是去记忆一段枯燥的历程。
就好比我看《xxxxxxx》,我不觉得我是在看,我是在体验,该神圣就神圣,该诙谐就诙谐,该虔诚就虔诚,该拥抱就拥抱,该笑就笑...
体验完了,我在脑海里记录的是xxx一幕一幕的君子之道,谦让、坚忍、豪迈、温厚...过去我讲话总说脏话,今天突然就少了很多。
人总是很容易记录画面,但是很难记忆枯燥的文字,下次需要用的时候我只需把画面生成文字就好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印象?
出去旅游,玩得开心,很美,根本没想到要记忆什么,回来分享的时候却手舞足蹈,仿佛又回到了旅游时的情景,一幕一幕在脑海里重现。
这就是记忆,不是向头脑里装什么,而是引爆感觉,去体验,去感受,不许记忆,他就是你经历的一部分,不知不觉就记录下来了。
早晨,我和媳妇吃早餐,我准备秋后算账,就问:“昨天我打印给你的《xxxxxxx》,你怎么能随意丢在爬行垫上?”
她嘟着嘴:“不就是四张纸,放哪里不是放,只要每天重复看就好。”
我:“要是那么容易就好了,学什么,学谁,如果想尽可能多的吸收,只有一条:顶礼膜拜。如果做不到这点,学的都是表皮,根本不可能触摸核心。”
她:“那怎么才能做到顶礼膜拜?”
我:“怀有敬畏之心,最起码要做到虔诚,对学习的内容赋予神圣的感觉,来,看我给你示范一遍。”
媳妇看我像个神婆似的,神神叨叨的,说了句:“神经病!”
我笑了笑,没说什么,要影响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我觉得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耐心。
晚上,媳妇和我继续交流关于日记付费的话题。
她:“你身边这些朋友你好意思收吗?”
我:“刚开始,我也不好意思收,都是朋友、同学,同事,自己人哪需要缴费?当有人缴费私信我,我都不好意思回复,不知道是直接退给他们还是收下,收下也得有一条充分的理由。”
她:“说一下我的想法吧,你参考一下?”
我:“好,你说。”
她:“钱多钱少,付不付费就是一个态度,不在乎钱多少,付费跟没付费感觉都不一样。”
我:“呵呵,就是一个态度、一个心意,实话实说,我们也真不缺那两个钱,公司一年几个亿,毕竟日记不是我的主业。”
她:“这不是钱的问题,就是对自己帮助的人的一种支持。”
我:“可惜很多人不懂得这个道理,我又不好意思说,说得太直白了,给人财迷心窍的感觉,前天日记我举了父亲、奶奶的案例,其实意图很明显,可惜大部分人都理解歪了,都说看完后哭了、落泪了、觉得要孝顺...”
她:“我看完后也挺感动的,我觉得那不是你表达的核心,你之前告诉我日记已经上升到人性阶段,看到这篇我瞬间明白了,连接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是利益,哪怕父母子女都不例外,要想获亲人开心,就需要贡献价值和利益,否则即使亲人,关系也会疏远、淡化。”
我:“有的人看到奶奶那里挺感动的,其实说明真的没看懂,明显是我那朋友先付出,一直用心照顾她奶奶,才有奶奶冒着暴风雪给她送煮鸡蛋,如果没有之前的付出,会有后面的那一幕?”
她:“绝对不可能,人的本性是只想索取,只有对方先付出了,才会付出,甚至对方付出了,有人也认为理所当然的,如果是这样,持续付出竟换不来对方丝毫支持,岂不是让人心寒?”
我:“给你分享一个小故事,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久而久之便习惯了。习惯了,便理所当然了。于是,直到有一天,A将鸡蛋给了C,B就不爽了。她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就是A的,A想给谁都可以。为此,她们大吵一架,从此绝交。”
她:“这就是你奶奶说的‘一碗米养恩人,一担米养仇人吗‘?”
我:“恩,你知道为什么身边的人觉得可以不需要付费吗?”
她:“他们觉得是你的朋友,以为自己有特权可以不付款。事实上,人最在意的是身边人的支持。”
我:“这些话都太伤人,背地里肯定被骂或者财迷心窍,如果我不说,连最基本的为人处事之道都不懂,在生活上必碰得头破血流,我就是最好的例证。”
她:“说起来很残酷,但事实就是如此。”
我:“明天的日记我就写出来。”
她:“能写不?”
我:“怕什么?不写出来啥时候能懂?岂不害了他们?以为不付出就可以获得,这世界根本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有得就是大舍大得、小舍小得、不舍不得。”
她:“把握好度,别出卖我哦!”
我:“卖的就是你!”
我媳妇发了一个惊恐的表情,然后发了一个撞墙的表情给我。
好的,今天我们就交流到这里,明天继续。
感谢关注和分享!
欢喜哥微信:15555551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