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精力管理,古代有个叫匡衡的就特别厉害,这个人可能我们不太熟悉,不过要说起凿壁偷光这个成语,就尽人皆知了,这个成语说的就是匡衡的故事,这个后生精力特别旺盛,也特别爱学习,最后混到了西汉的中央,当了宰相。
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遇到这样一些人,他们每天6:00起床开始工作,全天满负荷工作,一直要干到午夜。等到第2天6:00起来,依旧如此。就像打了鸡血一样,没有一点疲惫。
还有一个场景,就是两三岁的小孩,从早晨起来,一直要闹到很晚,精力那个旺盛,真是没的说!
在我的印象中,精力旺盛时间,一个是小时候,另一个就是这方面有天赋的人。对我们普通人来说,精力小时候旺盛,年纪大了衰退,是个必然。没有人能逃出这个轮回。
而这个课程的作者根据自己的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反常的观点,精力也是可以管理的,只要你掌握精力训练的方法,那么精力也会像肌肉一样长出来。
怎样管理精力呢?
让我们来先看看精力管理的金字塔模型,熟悉一下它的结构,就知道如何有计划改善自己的精力。下面就是课程里的精力金字塔图片。
如果觉得这个课程有意思,可以买来系统的听一听。
体能
体能这一项,处在精力管理金字塔的底层。体能可以说是精力管理基础中的基础。
什么样的人精力会更旺盛呢?这还用说,当然是运动员了。不过我们印象中,运动员的形象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有经验的教练在挑运动员常常先看看手相,看看手掌上的心肺区大不大。现代医学发现,体能好的人心肺功能特别突出。心肺功能好,大脑的供血供氧就会更好。大脑的工作效率也更高,更能适应长时间的工作而不疲劳。
好体能是精力充沛的基础。体能不仅和我们先天身体体质有关。还和我们吃喝、睡觉、运动有关。如果一个人先天不足,体质虚弱,那就要在吃喝方面好好补一补。就像一只牙膏广告里所说:牙好,胃口就好,吃么么香?吃好,睡好,身体倍儿棒。(当然了,还得锻炼)不然就成了个胖子了。
情绪
处在金字塔模型的第2层。每天早上起来什么都顺顺当当的的,那么一天也会开开心心。如果晚上做个噩梦或者起来出门遇上个倒霉事儿,那么一天都会过得很窝心。
现代科学大量证明:情绪对人的记忆力,认知力,决策力都有影响。我们在007写作好多时候,我们都会进行一个理性思考的切换。即便如此,我们大多数时候还是处在一个感性情绪状态。就像《象与骑象人》里所说的,在大脑中,骑象人代表理性,而大象代表感性。即使你是一个理性的人,也会做出很不理性的事情。从思考速度节能的角度看,理性属于耗能慢思考,而感性属于节能快思考。所以我们每个人都小心的控制情绪这头大象,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我们的生活中,好多事情是我们不可控制的。但是我们可以控制我们的大脑去不想这个事情。人生本来就苦短。每一天显得那么金贵。你高兴也是过一天,生气也是过一天,那为什么不选择高高兴兴过上一天呢?有些事过了就过了,有些话说了就化了。既然无法改变,那就学着去适应它,放下它。不管怎么说,反正这一天我要开开心心的过,没有人能拦得住我。
下面我们要登上金字塔的第3个台阶,注意力台阶。
注意力
注意力处在金字塔的第3个层面。
提出心流理论的心理学家米哈里曾说过,注意力是我们拥有能够自主控制的最重要的资源。
关于注意力的问题,我听过的最早故事就是课本里的小猫钓鱼。做一件事情要专注,过一辈子也是如此。否则就像掰玉米棒的猴子一样。走一路乱抓一气,最后一无所获。
在建国初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国家集中所有精力和财力去制造原子弹和火箭。便是国家层面注意力使用的一个明证。
我们这个时代,阅读开始由书本过渡到电子,阅读的信息和阅读的人成几何增长,形成一股锐不可挡的洪流,冲刷着人们稀缺的注意力,人也许越来越聪明,处理信息的速度越来越快,多线程处理信息成为会成为一个的炫耀技能,但我觉得信息和噪声混杂在一起,并不是每个人每次都能分得清楚,经过大量信息和噪声稀释的注意力是否能再次浓缩?还真是一个未知数,有时候静下来想一想,我们一年到底读了多少本书?仔仔细细读了多少本书?完完整整读了多少本书?书中有多少能内化成我们的能力?好怀念以前纸质书本阅读的时代!
上课要专心,做事要专注。小了说可以成为一个行业专家。大了说可能会开创一番事业。未来总是充满着无数种可能,值得我们去探索尝试。
一个精力充沛,情绪稳定,做事专注的人,整体上是个靠谱的人,是可以做一辈子朋友的。
意义
最后我们来的是金字塔的最顶层,最高层意义层。
马斯洛需求金字塔的最高层也是意义层,意义感只人活着的最高要求,即自我实现,是驱动我们做事的底层逻辑,是人生的操作系统,是精力的最终源泉。
然而人性是复杂的,并会规规矩矩的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从生理开始一层一层的往上追。也许他温饱还是个问题的时候,就开始追求生命的意义。
尼采说过一句话:知晓生命的意义,才能够忍受一切。
生命本无意义。是我们在追求它的过程中赋予它意义。在人类发生认知革命之后,开始相信虚构的东西,并把它赋予意义,我想这就是人类在和其它动物的竞争中胜出的一个原因吧。
从长期来看,每个人都免不了一死。但这可不是混吃等死的理由。从短期来看,我们有大量的虚空时间,需要我们找事情去填满它,为自己的短期找一个事情做,为自己所做的事情赋予意义。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每个人都是捆绑在自己编织的意义之网上的动物。
人生苦短,来日方长。自己的日子要自己度过。到底什么对你有意义呢?自己慢慢寻找吧!这一次就叨叨到这儿。
下面我们用文中一个公式做一个小结:
好的精力=充沛的体能+积极正面的情绪+随时可以聚焦的注意力+明确的意义感。
本文来自得到精品课,《如何成为精力管理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