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标题,有点口语化、通俗化了,转换为文诌诌的话语就变成了——人贵有自知之明。
其实,用不着放眼望去,看看自己周围的人就一目了然,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人,真得是少之又少。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人,会活得很实际、很踏实、很接地气,吃饭饭香,睡觉觉香,家里幸福,家外如意。
我一熟人,大学中文本科毕业,被分配到一所中学教高中语文。本来教得好好的,却被当时风靡一时的当官梦所裹挟,托关系,拜门子,甚至花了不少钱,终于如愿以偿,进了县城某单位,当了一个助理秘书。
几个月以后,他看不惯单位里的逢营拍马和尔虞我诈,单位里也看不惯他的自恃清高和学究作派,没呆多久,就被调到文化局下属的创作室,俗话说来,就是当了一名专业作家。
内行人都知道,能写出名堂的作家,多半不是科班出身。如我这个熟人这般,大学四年,学的是文学理论、文学史之类,写起东西来,还没下笔呢,满脑子的条条框框就出来评判了,那个应该怎么写,这个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再加上创作环境的限制和影响,两年时间过去了,竟然连一篇作品也没发表。这样的业绩,别说领导和同事颇有微词了,就连他自己都嘲讽自己是吃白饭的。
文化人的所谓面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真得是顾及不了的,真得应该让位于里子的。他一个三十多岁奔四十的大男人,正处人生壮年时期,再这么无所事事下去,到了老年,估计连吹牛逼的本钱也没有了。痛定思痛。他只好转过头来,再托关系,再走后门,重新回到中学教语文。
重新站在讲台上的他,如鱼得水,如虎归山,语文教得风生水起!
某次饭局,我跟他巧遇,发现他酒量惊人,烟瘾也特大,便好奇地问,这些都是什么来头?他哈哈大笑,然后颇为自得地说,你以为只有你们体制内的人才有资格朱门酒肉臭吗?错!我们当老师的,只要能把学生教好,考试能考出好成绩,就不愁门前车马不喧嚣啊!只要我愿意,可以顿顿豪饮,可以夜夜笙歌!酒,喝不完,烟,抽不完啊!
我顿时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夸他路子走对了,在人生岔路口上及时地转了弯!
他点点头,态度认真地说,人啊,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真得很重要!
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的意思是说,自己的能力,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说得再通俗一点,自己是哪块料,自己应该最清楚,清楚得时间越早,越对自己有利,清楚得程度越高,就越是对自己负责任。
如我这个熟人这般,如果不是及时调整方向,估计熬到退休,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科员级别。重新回到中学教语文以后,按他的发展趋势,退休之前,获得副高职称肯定没问题,如果运气足够好,获得正高职称也不是不可能。就算副高职称吧,通俗说法,换算成行政级别,也是个副县处级啊!副县处级,科员级,中间可是隔着两道又深又宽的鸿沟呢!
我曾劝过几个在体制内苦熬的年轻人,与其几十年才能熬个副科级,不如趁着大好年华调整方向,去可以施展自己专业知识的单位,做些业务工作。一来可以满足成就感;二来也不用活得那么如履薄冰战战兢兢;三来即使退休后也能换个地方重新就业,收入只会增加而不会减少。而所谓的副科级,退休以后,连个臭屁都不算啊!
后来的事实证明,凡是听我劝的,都混得挺好,至少偶然路遇,眉头是舒展的而不是纠结的,神态是潇洒的而不是郁闷的。而没能听我劝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了,不说也罢。
我对他们说,人这一辈子,懂得变通,懂得退却,也是一种本事啊!
他们的笑容,有的酣畅,有的苦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