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有三绝:西凤酒,东湖柳,姑娘手。
酒不怎么喝,除了辣没什么特殊感觉,所以西凤酒的好坏,无从品鉴;东湖有纪念意义的柳树,去看过三两回,确乎高大,遍布历史的沧桑,一想到苏轼,就对这柳,肃然起敬;凤翔姑娘的手巧不巧,周围几个凤翔女子,没见过做啥活计,也没得评价,但是安龙的手巧,我们有目共睹。
安龙是凤翔人,姓张,手很巧,我们学校的泥人张。十年前他应聘到我们学校,校长专门开了间泥塑教室,发展他的特长。那时,他带着学生,捏了一屋子的泥人泥物,有些上彩,有些就是原始的黄泥色。他答应捏一个我,到现在都没兑现,因为这张脸实在太大众,没什么显著特色,真心不好捏。班级越来越多,事务越来越多,泥塑教室没了,那些东西搬到哪里去了我也无从知晓。多年未看到安龙捏泥人了,很是遗憾,也不知道手艺退步了没有。
安龙的手,除了捏泥人,还会拉板胡敲板鼓。具体名称我也叫不准确,唱秦腔的那些乐器,他基本都会。有一年元旦迎新晚会,他带着几个学生和老师,排了一个传统打击乐节目,带着生旦净末丑的戏剧脸谱,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时候下了班,他会吹拉弹唱,吼一曲秦腔。略带沙哑的嗓音里,渗着浓浓的故乡情,飘着地道家乡味。年会时,他上台用陕西话来一段秦腔说唱,声情并茂,幽默风趣,乐得大家前俯后仰。尽管有些小年轻听不大懂方言,也从他的表演中看懂了故事情节。
我们第一届迎新晚会上,他编排了一个小品《生日》,讲述了一个关于教师的故事:一名女教师过生日,老公在家又是炒菜做饭又是拖地打扫卫生,打发女儿买了生日蛋糕,准备一家人开心一番。结果女教师本来就加班回家晚,一家人热热闹闹刚入席,窗外电闪雷鸣,要下雨了。家长打来电话,说跟孩子闹矛盾,孩子离家出走了,请求帮助。女教师立即就要出门寻找,老公特别生气,女儿左右为难,一家人在矛盾中达成和解,女教师和丈夫一起拿着伞冲进雨中,女儿在家独自等候。故事戛然而止,催人泪下。他是编导兼男演员,我就是小品中的女教师,一名叫杜雨姗的学生演我们的女儿。最初那两年经常有同事开玩笑,喊他姗姗爸,叫我姗姗妈。时过境迁,渐渐忘却,今天用文字给安龙画个像,又想起当年演小品的情景。生活中的他,何其相似。
平日里,安龙经常做饭,擀面条、蒸馒头、做小菜,什么饭菜都难不倒他,他媳妇时不时在朋友圈自豪地晒张大厨的手艺。安龙晚饭时喜欢喝两口小酒,生活惬意而满足。
每次放寒假前,他挥毫泼墨,遒劲洒脱,春节,我们学校至少四分之一的老师家门口的对联出自他的手,因为我们有四大才子同时给大家写对联。
有一年寒假,他回老家劈了竹篾,扎成框架,带来教孩子们做灯笼。后来,我们学校每年寒假过后,就有了别开生面的花灯展,一届一届成为传统。
而且,他居然还会踩缝纫机做活计!有次先生看到他媳妇发的安龙踩缝纫机做围裙还是笼布的圈圈,惊赞不已。
这两年,他种的花花草草繁衍地越来越多,技术也不断精进,办公室的窗台上,色彩缤纷。我们这些经常把花养成空盆的,便时不时端了空盆,去请他帮忙栽种。最近,窗台上他给栽的长寿花,一直美丽着我们的眼。
安龙的手,就是这么巧,多项全能,独一无二。
田玲写于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