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读书会,读后感
一直以为读书就是自个的事儿,自个静静的读,默默的吸收,6月4号参加了春芳在娱乐湾举行的读书会,让我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作为一个母亲,我很关注育儿,同理也会关注别的妈妈有效的育儿方式,我以为多学习博众家之长总是错不了的。我曾跟春芳做过一段时间的邻居,加了微信后看到她经常分享自己所读的一些书,有些好奇,带着2个年龄都不大的孩子,她是如何做到的?当她发信息邀请我的时候,安排了手头工作,我就来了。
要读的书《游戏力》,之前只在樊登读书会上听过,当时对书中的说法很是认同。
读书会有三个环节,分别为1、自我介绍,孩子的名字,年龄和2个优点和爱好。也是在这个环节,读书的朋友们初步认识,并且初步对各自的孩子有了一个初步的印象。
第二环节,分别朗读书中自己最有感触的一段话。因为大部分人都没有带书,临时寻找了自己认为不错的,我则读了“父亲与孩子玩的非常开心:经过苦练,孩子终于掌握一个新技巧,还得意的露了两手:垒球飞来飞去,划出美妙的弧线,就像架起了一座亲子间的空中桥梁。父亲的夸赞,如:漂亮,接的好,都会给孩子带来自信,并对父亲产生信赖感。”为甚么读这段话,因为有感触。我们参与到孩子正在的游戏当中,这种时候真的是非常少的,我们家爸爸尤其更少。我希望我家孩子爸爸也能读这本书,也认同,并且能在以后的日子里,真正的像书里想的这样在做。
在这个环节,读者分别阐述了自己的做法,并且反思自己哪些地方做的并不好。
第三个环节,两两一组,乙方说出困惑,另外一方给出建议,但是以“你应该”这种方式以开头,第二种以“你怎么是这种人开始,横加指责。第三种,以:我了解你的感受,三种不同的说话方式结束后,让接受的一方说自己的感受。普遍认为“你应该”这种方式有些让人反感,但建议是可取的话,大部分人还是会接受,第二种横加指责则让人十分的受不了,谈话无法继续进行下去,指责和愤怒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第三种则让人听着较为舒服,如果加入具体的建议则更能让抛出问题者接受。由此推断下,作为孩子也同样愿意听到家长认同自己,如果家长都能先跟孩子说:我了解你的感受,。。。。估计孩子们也会更愿意听大人们讲话,小孩就会感觉来自大人的平等与尊重。
大人们在跟孩子相处时,常会命令,指责,否定,忘记了自己其实也只是个孩子。
通过跟同伴们简单就孩子的事情交流,发现大家都是非常重视自我成长,实在感到开心,因为认识了跟自己有同一目标的家长,有伙伴一路同行;还有就是觉得广大的父母都在学习成长,那么整个社会的家庭教育必将上升一个台阶,家长在进步,社会在进步,教育基础越来越好。
对于如何与孩子开始一段游戏,又如何结束这个游戏,又怎么将知识和规则贯穿在游戏里?好好读这本书---《游戏力》,期待全民读书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