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三个方法,帮助你的孩子告别玻璃心

不知道大家近期是否刷到过关于二舅的视频或者文章?

视频中的二舅,曾经是一位学霸。十几岁的时候,一次发高烧,隔壁村的医生在二舅的屁股上打了四针,结果二舅就残废了。

二舅在床上躺了1年,不去上学。第二年,二舅从床上爬下来,但只呆呆地坐着。第三年,二舅看到一个木匠在家里干活,他静静地观察了3天后。木匠走后,二舅对父亲说要干木匠活。

从此,二舅振作起来,几十年如一日地做着各种家具农具,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和父母。

不管视频情节的真实程度有多少,但是二舅就摆在那里,他受过的伤不会抹去,他的现实生活也摆在眼前。

很多人为二舅的坚强、乐观,没被挫折打倒的精神,感动到,并表示要帮助二舅。

反观一下,我们有些孩子,父母老师的一句批评都听不得,无法接受失败。甚至有的孩子,虽然学习成绩很好,却因老师的一句批评就自杀或跳楼的,也时有发生。

根本原因是孩子内心太脆弱,缺乏心理韧性。所幸,孩子的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的。

1.png

《心理韧性》这本书的作者安妮,是”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的学生。也是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中心特邀研究员,是积极心理学、个人成长、家庭教育领域的专家。

安妮在《心理韧性》这本书中,从本质上剖析孩子缺乏韧性的原因,并提出了从能力层面,帮助孩子从根本上提高心理韧性的方法,让孩子告别玻璃心。

下面为大家总结3个提高孩子心理韧性的方法。

2.png

1.经历挫折,提高耐挫力

提高孩子的耐挫力,从本质上就是拓宽对挫折的接受范围,降低对挫折的敏感度。

面对同样的打击或者失败,有的人不当一回事,而有的人却耿耿于怀,无法接受,这是因为人对挫折敏感度和接受范围的不同导致的。只有拓宽对挫折的接受范围和降低对挫折的敏感,人才能从根本上解除,挫折带来的折磨。

那么,要怎样提高孩子的耐挫力呢?

答案是让孩子适当经历挫折,经历过挫折的孩子,更有韧性。

正如,2018年新闻报道过的云南冰花男孩,出生于偏远山村的他,看过了大山的艰苦,即便每天走4.5公里的路去上学,特别是冬天头顶雪花回到学校,也不觉得辛苦。同学们笑话他,他也只是一笑置之,努力读书。

冰花男孩,就是因为看到过大山的艰苦,在他看来,跟上学相比,他觉得顶着雪花去上学、被同学嘲笑都不算什么。

现代的父母,让孩子走几公里路去上学不现实,再说路上也不安全。但是在条件允许范围内,让孩子做一些锻炼,还是可以的。

比如,让孩子给路人提一些过分的要求,当然,不能是攻击或者侮辱的要求。让孩子体验被人拒绝的感受。当然,事后要给路人解释孩子这么做的原因,获得路人的谅解。

又比如,父母跟孩子玩批评的游戏,父母和孩子轮流做一些不好的行为,对方就提出批评,当然这个批评是要合理的,批评的时候也要说明原因。

经过反复的练习,孩子的耐挫力就会得到提高。以后面对家长老师的批评,不再玻璃心。

3.png

2.培养成长型思维,获得直面失败的勇气

成长型思维,就是用正面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情。文章开头的二舅虽然不一定懂得成长型思维这个词,但是他用行动给我们做了最好的诠释。

具体来讲,对于二舅遭遇的事情,成长型思维看待问题的角度可能是这样的:虽然腿残废了,但是我还活着,我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跟成长型思维相对应的是固定型思维,固定型思维的角度是这样的:我的腿废了,再也走不了了,我的人生没有希望了。

如果孩子拥有成长型思维,即使面对挫折,也不用担心孩子钻牛角尖,走不出来。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呢?

作为父母,要从小给孩子植入”还没“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如果孩子考试失败,不要跟孩子说你不及格,而是说,你”还没“准备好而已。当孩子尝试做一件事失败,不要跟孩子说,你失败了,而是说,你”还没“掌握技巧而已。

当孩子知道,我只是还没准备好而已,我可以下次准备得更充分,那就可以及格了。

我只是还没掌握技巧而已,多练习几遍,掌握了技巧就能成功啦。

慢慢地孩子就会发展出自己的成长型思维,会自己化解困难和挫折带来的压力,让孩子获得直面失败的勇气。

4.png

3.在实践中学习,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一些孩子常常反复面临各种失败和挫折,又不知道如何解决,如此循环往复,陷入了死循环。
这对孩子的打击非常大,他们的韧性也因此被磨得支离破碎。

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提高他们应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

那么如何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

最好的方法是让孩子从实践中学习,具体来说就是在错误中学习。

首先,在孩子出现问题时,不要急于帮孩子解决问题,而是鼓励孩子自己来解决。比如孩子写作业总是拖拖拉拉,很晚才能完成作业。你可以先问孩子要怎么解决,如果孩子提出办法,要及时肯定孩子,鼓励孩子。如果孩子不能提出办法,那就跟孩子说,”那我们一起想办法吧“。

其次,让孩子适当地承担自然后果。比如孩子上学忘记带书本,即便孩子打电话来叫你送去,即便再不忍心,你也要忍住,不送。经历过一次之后,孩子就知道以后要晚上睡前要整理好书包。

在错误中学习,印象是最深刻的,也能更有效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面对困难和挫折,就更有底气,韧性就更强。

综上所述,孩子不能接受批评,害怕失败,是因为缺乏心理韧性。但是心理韧性是可以培养的,父母通过让孩子经历挫折,培养孩子的成长型思维,在错误中学习,提高孩子的心理韧性。如果,你觉得你的孩子需要加强心理韧性,不妨来试试上面的方法。希望每个孩子都能拥有强大的内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