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发现学生写错别字的现象很不少,于是就在班级做了调查,得出了一下结论:
1、老师在课堂上对生字、形似字、近义词强调得少,学生印象不深,课堂实效性差。
一半学生说,小学一年级时老师没有用粉笔书写、挂图、多媒体显示等直观明的形式了呈现笔顺,没有一笔一划领着大家学习,而是买一本有笔画顺序的资料书,让大家照着书写。
还有五个学生说,学拼音时,第一节课教了他们“ɑ”等六个字母。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一个拼音“ɑ”得教学一个课时。
2、小学低年级时,造句和看图写话之类关于词语使用的随堂练习少,老师发现错误的机会少,学生改正的机会就会少。
老师为什么不愿花费课堂时间进行细致教学呢?首先,教师认知有问题,认为花费课堂时间认字辩词属于浪费时间,不如让学生做套试题,导致学生基础不扎实。其次,不懂教育规律,没有进行正规的系统教育理论学习,特别是非师范毕业投身小学低年级教学的教师。
3、学生第一次写错,没有得到及时纠正。第一印象很深刻,以后再改正就难了。
4、有些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认真,浮躁,没有认真辩识。
5、电脑和手机使用广泛,学生认为认字、写好字已经不是必须的了,有些家长甚至个别教师也这样认为。
对于从事低年级教学的教师来说,遵守教育规律,扎实识字教学,不急于求成,既要严格要求学生,又要让学生能体验到写得一手好字的愉悦感,有利于学生书写进步。
对于学生而言,端正学习态度,夯实基础,有利于书写进步。
对于家长而言要正视孩子这种现象,了解孩子识字辩词不扎实的原因,积极检查及时止损,有耐心,多鼓励使孩子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