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之心》读书笔记-第二章 直觉之狗和理性之尾(道德的两种认知过程)

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笔下的人物曾哀叹:“我被一种奇怪的新力量牵制。欲望和理性将我拉向不同的地方,我看到并认同了正确的道路,却走向错误的一边。”

本章作者试图证明在所知的三种观点,即柏拉图(以及之后的康德,再之后的科尔伯格)所相信的理性能够而且应当主导一切;杰弗逊认为的两个过程(道德情感和道德推理是两个分开的过程,每个过程都能独立进行道德评判)是统治着一个分裂帝国的平等的伙伴(头脑和心灵),以及休谟的推理是(且只适合于)做激情的仆人中,休谟是对的。

社会直觉主义模式发源于休谟的模式并使之更加社会化。“直觉在先,策略性推理在后”,道德理性是直觉之狗身后摇晃的尾巴。如果你要求人们相信某些违背了他们直觉的东西,他们会努力找个逃避的出口---也就是寻找一个理由来质疑你的观点或结论,他们几乎总能成功!

这一章让我联想到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以科学与系统为先导的西方(特别是北美)不断萌芽并得到快速发展的禅修和正念,(教练技术的快速发展好像也是在这个时期),人类的行为和思想之间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结,真是奇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黄敏作者简介:黄敏,中山大学哲学系。人大复印:《科学技术哲学》2016 年 04 期原发期刊:《世界哲学》2016...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810评论 0 2
  • Immanuel Kant (22 April 1724 – 12 February 1804) was an 1...
    123逍遥游阅读 4,648评论 1 13
  • 第114天锻炼,今天上班,看武志红《你就是答案》和《中国式的情与爱》。 “慧眼识人”微语录(三): (1)想送你回...
  • 学生需要鼓励,表扬和奖励。是啊,在集体生活中,人的社会性无处不在,羞耻感,荣誉感,孤独感,幸福感,挫败感和满...
    夕照之韵阅读 276评论 5 0
  • 时常再想,要如何修炼才会有足够的耐性,谁都有情绪低落,焦躁的时候,是什么样的状态让你有种肆无忌惮的感觉,对你不开心...
    无名指的悲伤阅读 26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