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猴子的命运(下)
文/老鹰
(三)
时光荏苒几盈虚,猴子年老将命选。不知不觉中,猴子已迈入了九十高龄的晚年。在其它动物心里,长寿的猴子已活的非常满意了,眼下不仅子孙五世满堂,而且下辈对它又关心体贴。可是,脑子灵光的猴子,也有一肚子说不出的苦衷:一是猴公离开十来年,自己过着独身一人的生活;二是三个孩子都先后因病早逝,三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感觉很不是滋味。
烦恼归烦恼,生活需继续。有一次,猴子不小心在家门口走路时,摔伤了骨头。那一年,猴子已来到了95岁的高龄。
为了照顾猴子的生活,六个猴子猴媳开始商量轮流安排照顾它的晚年,每二个月为一次,从大依次轮流照顾。
(四)
自由生活惯了的猴子,刚开始接受了儿子或媳妇的照顾,有点不自在。因为猴子每到一个家庭,都必须接受每个家庭的不同管束。
猴子虽然年高九十五,但头脑灵活,为人善良,一年下来也逐渐适应了各家的管理。只是喜欢走路的它,整天呆不住家里。于是,经常想走出家门透透气,吸收吸收外面乡村的空气……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好事。同理,猴子走多了,摔的次数也增多,时而腿脚摔伤,时而脸面受伤,但幸运的是每次都是不治而愈。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猴子的一次次受伤,加重了子媳们的照顾负担。于是,每轮到一家,一句句“不要走动吧”“别乱走”的劝说语,塞满了猴子耳朵。
就这样,猴子就像被关押在笼子里的宠物一样,身不由己,任凭安排。
(五)
一个半月前,猴子轮流到老四家照顾。老四为人忠厚,不善言辞,猴子又觉得对它一家不薄,而且亲自抚养带大了两个孙女。想此功劳,猴子的思想就有点放开了,它想多获得一些自由。
一个夜晚,连续躺了好几天的猴子,想放松一下经骨。于是,它乘着天黑无人看管时,悄悄地爬下床头,想在房间内走动走动。猴子心想,我就随便走几步,不拿拐杖也无妨吧。不料,没走几步,就摔倒了床前的椅子边。所幸的是,及早被老四发觉,扶上了床。
不知是谁给了猴子这么大的勇气,没过半个小时,它再次爬床走路。这次的倔犟,造成了猴子生命中最严重的一次伤害一一脚骨折!
骨折之伤痛,像一条恶虫在咬猴子的生命似的,弄得猴子日夜难眠,喊痛呻吟。
(六)
经过多天的思考,猴子开始认识到自己生命的源泉,已近干枯。于是,猴子萌发了“赖活在世不如早点结束生命”的念头。猴子借病难食,开始选择了拒食。就这样,猴子每天依靠吸管饮水来维持生命。
一天,二天,三天,猴子红润的脸色,逐渐消瘦。第四天第五天,它那清醒的大脸,渐渐地变模糊了,导致来看望的子孙也认不清了。第六天,猴孩子们商量轮流陪夜。第七天,猴子又昏睡了一天。第八天凌晨,猴子孙及下辈们先后从各地赶回家看望它的最后一眼。最终,八天依靠饮水为生的猴子,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陪随它的是安静。
(七)
猴子的离开,从年龄上说,已到了97岁的高龄,没有遗憾。但从它的灵活的脑袋来分析,它的离开是带有一些无奈或遗憾的。它想走动走动,活络活络经骨,是生命特征本能的需要,没有错的!要说错,可能就是它错误地选择了不甘寂寞,一而再再而三的独自走路,导致摔伤。
如果你有心要去猜测猴子,为何这么轻易地放弃了生命的选择,那么,请看猴子在摔伤卧病时和来看望它的猴孙的俩人对话吧:
“阿婆,又摔了!”
“哟,摔了!”
“现在痛不痛啊!”
“还可以!”
沉默稍久,有了二次对话。
“别瞒我了,真不痛吗?”
“傻瓜,腿都断了,你说不痛吗?”
沉默片刻,再次对话。
“你怎么这么嬉走啊!”
“我又不是去老人亭、樟树下,就在这里走一走,竟然也有这么难……”
……
猴子和它孙子的对话,就是猴子离逝前的第十天,也是猴子摔伤骨折的第三天。
(2019.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