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暑期,层出不穷的选秀节目就应约而来,唱歌、舞蹈、说唱......在选秀日趋低龄化的当下,各类才艺也应接不暇地出现在大众面前。过去那种一上节目就说自己有多惨,生活得多么窘迫,为梦想苦苦追寻了许多年却没有结果,一开口就住不住流泪的选手已经不足以让观众对其产生同情从而获得更高的支持和更多的机会。
现今各种偶像团体、艺人也随着选秀的火热变得多起来,他们大多都有不错的长相和身材,活跃在各个选秀的舞台上,在一个选秀不行就换另一个,希望能通过这些机会让更多的人认识自己,争取更好的资源。
可是纵观当下,选秀的人有多少,真正火起来的又有多少,选秀的热度一过,他们就很容易被忘记。他们就没有努力吗,肯定有,但是为什么结果总是不尽如人意呢?因为想要进入娱乐圈或是说想要从事艺术方面的工作,努力是成功的一方面,占比不是那么多的一方面。
我想,选秀的捷径是天赋,是与生俱来的能力。
《创造101》里舞蹈导师王一博在第一次看见电视上的街舞比赛时,觉得跳舞太帅了,很想学,起初妈妈不同意,在他的一再坚持之下,妈妈终于答应他考到目标的分数就可以去学,后来他努力达到了分数,也如愿地开始了舞蹈学习。他从十一二岁就开始接触并练习舞蹈,初二时还参加了全国IBD顶尖街舞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十几岁就离开家去韩国做练习生的他,在其他孩子还会在妈妈面前撒娇时,他就已经不能常常回家并且要面对频繁的选拔考核,那么小的年纪他就可以在舞蹈上取得成绩,毋庸置疑的是他真的有天赋,但是另一方面他也一定经过了严苛的训练。“我自己认为练多的话就会产生肌肉记忆,就不要用脑子去死记,就多练多练,肌肉就很轻松的记忆了”。这是他对舞蹈记忆的经验,也是他自己的舞蹈生涯的真实写照。
天赋和努力成就了现在的王一博,可是天赋和努力到底哪一个对从艺者来说更重要呢?
《明日之子》第三季的一开始,三季导师华晨宇就说“对艺人来说96%是天赋、3.5%是实力,0.5%是机遇”。
华晨宇一出道就被称作“天才”,在歌曲的改编和演唱方面都有自己的风格,从他的成长经历看,他的确实从小就表现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天赋,6岁学长笛、10岁学习钢琴并开始编曲,他的第一首歌写于十二三岁时,他说那时候觉得写歌可以表达自己,很开心,就很喜欢音乐了。
《快乐男声》比赛的时候,他就显示出了与其他人的不同,和他一起比赛的兄弟们会对他的独立生活能力表示担忧,但没有一个人怀疑过他在舞台上的表现力。他好像就是为舞台而生的,平时的他会给人一种软糯糯的可爱,说话也是奶声奶气的,让你绝对想象不到舞台上的他就像一个“大魔王”,在那刻独属于他的天地大放光彩。
我想这就是天赋,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对舞台表现的向往。在感叹他的天赋的时候自然也不能忽略他对音乐的执着和努力,读书时为了去到他心中的理想学府,他离开家,在外面自己租房住,房间里只有床、钢琴、方便面和水,第一年专业课满分可是文化课差两分而与理想大学失之交臂,但是他没有选择另外的大学,他复读了,第二年如愿走进了武汉音乐学院。出道后,他会在演唱前一遍遍地排练,会为了让嗓子有更好的状态,在上台的前一天起就不吃东西只喝水......
天赋是上天选择要不要让你有这种能力的,是在所有的条件都平等时上天对你的偏爱。因为天赋,王一博会在第一次看到街舞比赛就想要学习,虽然一开始妈妈没有满足他的想法,但是天赋是不允许他的能力和光芒就此被忽略的,所以后来妈妈改变主意,王一博也付出努力终于走上了舞蹈的道路。这是天赋的内在作用。华晨宇第一年没有考到理想大学,出道后有一段时间被“全网黑”,这两次他都有其他的选择,可以有更顺畅的路,可是他没有,一直坚持做音乐,最终成为大家口中的“音乐鬼才”。
对他们两个来说,不了解的人或许觉得他们没有能力去节目中担任导师,但真正了解了,很多人都会有“他们总算是被大家认可了”的想法。乐华在比赛中选中了王一博,大家通过“快男”认识了华晨宇,这是他们的机遇,让他们有机会进入到这个行业,可是在进入之前,他们已经有过人的天赋和一段不短时间的努力。
所以,选秀实力重要,天赋就显得更重要,这是让人长久记住你的能力,是命运有没有选中你走这条路。成名会给人生带来很多的光彩,但那么多人都想进的行业,做好的不过寥寥数人。艺术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天赋的事,多少人很喜欢音乐,很努力,但是没有成功,真的做不了。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但前提是你有没有王冠,找准自己的天赋很重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