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可能有一些无奈,我们要主动改变
小时候,我非常想要有一台游戏机,家庭情况一般,父母一直督促我认真学习,看着同学家中的游戏机,我经常想,我要努力学习,以后有钱了,先买一台游戏机,天天玩。
游戏机成为我努力学习的动力之一,我认真读书,积极背诵,争着给老师过关,为了取得好的成绩,以后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然,现在有钱买一台游戏机了,我也并没买,也失去了对游戏的兴趣。
但,我却有着像过去相似的感受。
在学校教了将近十年书,每天教学生们知识,管理他们食宿,鼓励大家为未来努力奋斗,我每天都有收获,非常满足,开心。
来到新单位后,做着不同的事情,比之前的工作少了很多,大多数以前的同事讲,我应该比之前更轻松,一定很开心。
事实并非如此。
每天去不同的上级单位,参加各种会议,领到一堆堆的文件,整理研究后,继续去不同的单位,上交各种的文件,完成以后,我精疲力尽,大脑空白,然而我却充满了空虚的感觉。
为什么会这样呢?
内心里有一个声音一阵阵地传出来,这并非你想要的生活,所以忙碌却很空虚。
对,这并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现在我不得不在这里,我要做的是找到工作中锻炼的价值,为以后做一些准备。
工作方法,讲话安排,沟通交流,管理协作,我都可以在工作中锻炼提升。
生活可能有一些无奈,我们要学会主动改变。
(二)那些以为的大事,成长之后变成了小事
高中时,我在县城读书,每逢周六我就坐车回家,我想看看父母,陪他们多在一起,回到家中返回学校,我学习会更加有劲。
待到离开家的时候,母亲或父亲会送我到车站,大多时候母亲来送我,等到我进入车中,看到母亲转过头来慢慢离去,我开始有些伤感,生怕分别之后,大家过得不好。
这种情绪会持续一两天,学习任务重了,作业多了,我进入知识的海洋之中,学会一个又一个知识,做好一份又一份试卷后,我又欢喜地像只开心的小兔子。
许多年之后,现在我再回首往事之时,我才发现自己多了很多忧虑,与家人分别后,父母作为成年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照顾自己的,而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照顾好自己,就可以放下自己的忧虑。
那个时候,为什么我就想不明白这个问题呢?
这个疑问是不是也和下面的问题很相似:
30岁时的我怎么就那么愚笨,想不通那些事情呢?
答案很可能是:
10多岁的我头脑发育比较慢,还不太能想通很多事。
20岁的我没有认真读书,还不能认清自己和世界。
30岁的我学识浅,经历少,还没有足够的能力从容应对世事。
相通了这些事之后,内心之中一下就敞亮了很多。
认真对待每一件事,在每一件事中锻炼自己,磨练自己的心态,提升自己的修为。
遇见自己不懂的事情,一定要多读书,开阔眼界和心胸,在书中寻找合适的答案。
没有什么太大的事情,经常回首往事,我们会发现,曾经以为的大事,成长之后都成了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