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习EPP开始,我开始关注一件事“结果导向”到底是什么,我要不要成为一个“结果导向”的人,虽然这是LMI课程中的重要追求。
回顾过往,我不算一个结果导向的人,似乎我做事情更多的看心情、看感受,更在意的是做事情的过程,而不是结果,甚至对孩子的教育,也更强调过程中的体验,而不是结果达成了什么,一度,我觉得,这样的状态是很好的。
EPP课程中,我知道驾驭型的人更看重结果,也就是我要的是什么?当时的我更容易把结果导向等于目的等于目标。而过往的教育和环境影响让我觉得“有目的”是令人不齿的,是自私的,是要摒弃的。所以,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我比较排斥“结果导向”。
心里虽然排斥,但是EPP的学习一步一步的进行着,这个过程中,我的行为模式在不断的改变着,这些改变来自于课程中不断引领我开始思考“自己的高回报活动是什么”,“自己每天用于高回报活动的时间有多少”,“我的人生使命是什么”“我的自我形象又是什么”,“我的高回报活动和我的自我形象还有人生使命的链接在哪里”“什么时候是我最发自内心的愉悦的时候”。随着这些思考的不断深入,我继续到了EPL的课堂,关于“内在制约”的思考,让我更多的关注自己对于“结果导向”的理解,是否受到过往内在制约的束缚。我给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代表结果导向的目标和目的有什么不同” “为什么我很反感目的这个词汇”。“当我重视我想要什么的时候,我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终于,我的内在不再排斥“结果导向”这四个字,我甚至爱上了“结果导向”。
关于“结果导向”我的内在有了新的诠释,
“结果导向”从小的说,我想吃一支冰棍,为了吃到这支冰棍,我跟妈妈要了一块钱,我吃到了。若增加点难度,妈妈让我刷碗来获得这一块钱,于是我刷碗,得到了一块钱,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冰棍。那么,我想要吃到一支冰棍就是我想要的结果,为了达到这个结果,我需要想办法、有行动。看到这一点,我发现,其实没有一个人不是结果导向,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都有一个目的在,而区别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有意识满足自己的需求)和无意识的有目的(无意识的满足自己的需求。)
那么相同的都是有目的,为什么我又从来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结果导向的人呢?
直到有一天,我坐下来问自己,有目的的做事情有什么不好?没有目的的做事情有什么不好?目的这个词在我内心的制约又是什么?
我看到了自己对于“目的”这个中性词汇的贬义理解,其实,目的和动机是一样的,这个词本身没有好坏,但是目的和动机里的内容却有高下。
几年前,我开始觉察自己做任何事情的动机,因为我笃信这个世界的因果定律,也就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我初中就学过的牛顿第三定律,我想要什么样的反作用力就要给出相应的作用力,我想要什么样的果,就要给出相应的因,而那个时候的我,更强调因的纯粹,那是对的也是好的。
EPL的学习让我有了更丰富的玩法,也让我看到了自己内在更多的制约和过去思考的不澄澈。
我可以借由想清楚自己要什么,也就是先有一个我愿意要的果,而后倒推出我要给出怎样的因才能得到我想要的果,这真的是个很棒的玩儿法。
而这个玩法让我多了很多终极思考,而这些终极思考的载体就是我的自我形象和我的人生使命,而这部分也是和我内在最深的需求紧密相连的的部分,而每一次我内在最深的需求被满足被支持到的时候都是我最喜悦的时刻。这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结果导向。而这个最重要的结果导向又在我人生中的路径中以一个个阶段性的小结果组成,可能小到五年十年、一年半年、一个月两个月、一天两天、一小时两小时……于是,每一个片刻的结果导向协助我不断的校准在我人生的终极结果导向的正确道途上。
我想对自己说:知道自己要去哪儿,才有可能到达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