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事炼心,忙背后的闲
--------- 20191130 一明说心能
在当今世界,我们做事情,都想有一个好结果。然而要想有成果,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得努力精进向上。因此每次朋友之间见面,往往都会象征性问对方“忙不忙?”在回答的时候,彼此间也心照不宣的苦笑且无奈的回答道:“忙啊,都快忙死了,经常加班...”一方面,大家不愿意忙;另一方面,人们也害怕不忙,不忙也意味工作不饱和,就不能有好的收入来应付高额的车贷、房贷及各种账单。因此就出现青壮年的过劳死现象,数日前也就是在11月27日凌晨,台湾演员高以翔在35岁的年龄就有此不幸。在默哀死者的同时,我们需要深入思考:为何而忙,忙的是否有成效,忙背后的本质是什么?
王阳明先生在《送宗伯乔白岩序》一文中,写道“非专则不能精,非精则不能以明,非明则不能以诚,故曰惟精惟一。”想到要专,自然需要投入时间。然则如果仅仅只是为了专而专,或是仅仅只是为了一份生计而专而忙,慢慢的就消磨我们的热情和激情。随着忙时间的增加,人就会变得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焦虑,久而久之,就一定会出现各种负面心理症状。这里的“专”,阳明先生特指的是“专于道,斯谓之专。”由此告诉后人,需要了解做事背后的道在哪里,也正是借事炼心的道理。比如今天你从事着销售这个岗位,销售就不仅仅是一份养家糊口的生计,同时也是经由销售产品或服务为媒介,有机会去别人发生链接。因此产生信任度,进而经由持续互动能够提升彼此的生命及心灵品质。无论从事何种岗位,我们都需要找到内在的一份使命感和崇高感,唯以如此,我们才能挖掘无穷的潜能,去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表面上可以很忙,但因内在有使命感在支撑,深知为何而忙,忙的本质是什么!因此就更容易定下心来,排除一切干扰,专心研究。越是专心自然越是精通,越是精通则自然越加明白事件的真谛什么,越是明白则内在就会越发坦诚。至诚则灵,犹如天助,事情自然更容易顺利。天助自助者,这个世界上,没有救世主,唯以自己才能救自己。故而阳明先生在临终之时,说道“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借事炼心,炼得就是这颗真心,不生不灭的真心。当我们不明真心何在,认外在的人事物为主,则此时就成为人事物的仆人;而当明白真心何在,认内在为主,则我们就成为真正心的主人。这颗真心本来就无限光明,只因各种无明欲望而障碍住。故而无论忙于做任何事,我们要深刻明白,最重要的是什么,什么是最有价值的?悟透此理,自然能明白“忙的背后都是闲”。愿诸君都能体验到“忙背后的闲”的感受,进而成为幸福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