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浪漫还是理性

“爱情就是
明明深潭里有鳄鱼
也有人警示过我了
但是我非要趟过去
明明院子里有恶犬
已经警示过我了
我偏要冲进去
因为我的公主在塔上
因为我的王子在水底”

哎呀,老夫的少女心。

结合最近看的《Gut Feelings》和个人感受,来聊聊爱情这个经久不衰的话题。

首先,《Gut Feelings》中提到,在处理复杂问题时,进化后的直觉比富兰克林的资产负债表法分析更有效。例子是一个经济学家,用铅笔列出所有可能的伴侣和一切结果,娶了期望效用最高的女人,最后离婚了。

我个人比较赞同这种观点,最重要的当然是我是一个注重自身感受(贪图享乐)的人。不太重要的原因可能还有:1.该科学家没有完全列举所有效用,可能漏了很重要的观测因素;2.该科学家错误地预期了某些效用值或者权重。而直觉可能在这方面更为擅长。

周国平认为激情是短暂性因素,尊重是长期因素。这当然可以看作是考虑了时间因素,如果非要做静态分析,短暂性因素的权重就需要大大降低。

我个人理解是,如果感到对方缺乏尊重,并且达到令人不快的程度。请完全听从自己的直觉,pass掉这个人。虽然觉得某男星很渣,但不得不说他那句话很有道理,不舒服的鞋子,越穿只会越不舒服。这句话特别适合我这种注重自身感受(贪图享乐)的人。

换句话说,用直觉筛除掉一部分人,剩下的最错也就是没有选到最佳。但是哪有什么关系呢。在机器人的爱这一寓言里,追求完美主义者M-1机器人永远下不了决心,最后被淘汰了。

为了自圆其说,还是要给鳄鱼和恶犬一个定义——别人警示,只说明ta在别人的价值体系里的期望效用较低——但是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呢?

所以呢,听从内心,最差也就是没有选到别人觉得最好的人罢了。但这世界上的事,除了关我屁事,不就是关你屁事了吗?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