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看电影,无非动用两个重要感官——视觉与听觉,所以看到好电影,我们会比喻为视听盛宴。但是,有些电影并不会让你只需调动视听就可轻松自如的享受“盛宴”,我们会目不暇接,我们会震耳欲聋,想要平衡,还要动用我们的“中枢神经”费点神来理清头绪,因为真正的“视听盛宴”就不仅仅来至“视听”,比如《社交网络》和《盗梦空间》。
当然,我们还是得从它们的“视听”说开去。鉴于《社交网络》与《盗梦空间》分别是奥斯卡最佳配乐与最佳音效得主,在费神看这两部电影时,注意力不自觉的有点“拿来主义”式的放在配乐与音效上,虽然在得知它们有这两个光环之前我早在不费神的情况下看了这两部电影,特别是《盗梦空间》,现在已经是第三遍了。可是,费点神之后,我才有这“盛宴”之感。
关于配乐
影片的开头是主人公马克在一个略显吵杂的地方和女友交谈,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被女友甩了。之后,马克独自回宿舍的长镜头里,有俯瞰路上大全景的镜头,马克的身影略显渺小的走在马路上,伴随着低沉轻缓的配乐。当他到了哈佛校园,逐渐运用跟镜头,马克的状态是小跑,有一段路程,配乐中断。当他跑上一个大门的阶梯时,响起了另一种配乐,这个配乐依然低沉,但比先前来得急促和厚重,给人一种不安之感。
当他从一个广场边由远及近跑过来,离镜头近的是一个人在拉小提琴,这时配乐又是先前那段低沉轻缓。随后就是跟镜头,马克走进自己的公寓大门和上楼梯进自己的寝室,这段路程是那两种配乐交替出现,特别是他打开冰箱拿啤酒时,第二种急促的配乐会略明显些,接着他坐下来写他的博客,整个伴随配乐的镜头才算结束。
这一段配乐下的镜头让我想到韩寒《三重门》里的最后一句“一张落寂的脸消融在夕阳里”的感觉。马克走回宿舍这段路程表面上看他默不作声只管走路,只有配乐告诉我们他心里的“暗涌”,被甩后的失落、不甘与愤慨,而后转化写博文辱骂女友与建立“facemash”的冲动相承接就显得不那么突兀。之后故事也就目不暇接的展开了,围绕两个官司,在过去现在之间穿梭。因为叙事结构被肢解,我们需要费神去理清头绪,但是无论多么“疾风骤雨”的情节,我的观影感受总是缠绕在配乐低沉的基调上,而影片的主题也确实不轻松,关于朋友、隐私、忠诚与嫉妒而不是一个天才少年的冲动与成功。
影片最后,马克对着电脑不断刷新对女友的好友请求,配乐是听着似乎很快活,但是反衬着的却是马克一张落寂的脸。影片开头的配乐是单纯的映衬马克落寂的心里,影片最后运用欢快配乐已经不再单纯了,犹如最后的马克也落寂的不再单纯。
关于音效
“梦”本该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东西,“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式的出现,可是感性的东西一旦理性化,会让我们明明知道是在天马行空的想象却又有无懈可击的真实感,这便是“视听”从《盗梦空间》里感受到的,当然,只是略懂。
用“一场游戏一场梦”应该可以简单勾勒出此影片,但问题是我们需要费点神才能明白梦的游戏规则。规则是摆在那的,层层递进的梦中梦,为何我们又觉得这不仅仅是梦呢?是音效!我们的梦再精彩也不过都是默片,可是影片在符合逻辑的基础上赋予梦诸多音效,比如枪战是枪战的样,因为音效很真实,却又不是现实表现的枪战,太过集中的表现一个人的意念,谁在做梦,游戏规则就由谁来制定,终究还是梦的样子,但对于影片来说它本身就是让我们有“真实的梦”这样的意念,就像影片里的盗梦团队试图给能源大亨的儿子植入意念一样。可是终究只是一场电影,只要有那么一点意念,即使稍纵即逝,它就非常成功了。
比起《社交网络》,我对《盗梦空间》除了目不暇接还得震耳欲聋,这倒不是说《盗梦空间》声音有多大声,是它的音效确实够震撼。比如,他们用来催醒的音乐不是选择节奏快的音乐而是舒缓的古典音乐,而通常那时候情节特别紧张,周围都是爆炸声枪声什么的,这样混淆的音响看似复杂和矛盾,但是却让我们在他们“步步惊心”的梦境里保持一定的冷静。
最后总结,对于电影,费神本在视听之中,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就能享受到视听盛宴就像这盛宴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造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