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的远更要走的久

文‖十五玥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们走的太远,以至于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纪伯伦

01

自己生长在北方,冬天早晨早起,慢慢就变成一个苦力活。

难的不是能不能坚持早起,而是早起后的生活方式,明确自己每天早起到底为了什么?

半年前,早起为了背英语单词。

三个月前,早起为了跑步健身。

一个月前,早起为了读书写作。

现在,早起仅仅为了早起,觉得什么都想做,却什么也没做。

看似努力的背后,原来自我缺少的是一种专注。每天看似精力充沛,但是又被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所牵绊。

人的一生有时候真的很短,可能只允许你做一件事,爱一个人。

当渐行渐远的时候,我们迷惑或欲望膨胀,每天做很多事情,却一件也没做好。爱了很多人之后,却丧失了爱的能力,变得麻木。报了更多的写作培训课,最后也混了个脸熟。

就像那个大家熟知的故事。你一直追求的颗粒饱满的粒穗,可能一无所获而归。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平时很注意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不管刮风下雨,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 观察、谛听,记下行人的零言碎语,积累了丰富的生活资料。这样,他才在《大卫·科波菲 尔》中写下精彩的人物对话描写,在《双城记》中留下逼真的社会背景描写。

空洞无物的堆砌词语,华丽词藻的冗余拖沓都与现实越行越远,想有一定收获,只有某些方面专注性的持续积累。

02

前段时间抨击逻辑思维的那篇文章和和菜头斧正的文章都有看。

其实形成舆论场后的关键因素,不是我们现在知识付费的风口浪尖,该不该把再去买单,而是坚持自己内心的坚持,你觉得付费学习无果后不值而已。

其实,有太多的课程和书籍在网络和身边,你选择的是自己喜欢的一直坚持的,还是脑袋一热后的冲动。

世界上那么多书籍,我们倾其一生只能读很少的一部分。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付费项目越来越多,我们不可能尽数收入囊中。

高人不是获取的多,而是放弃的多。

走了太远,我们清楚自己到底要什么后,做好计划,一步步走才能走的更久。

03

专注不代表要一个人要单打独斗。

对于写作读书的提升,有人陪伴和指导肯定取的很好的效果。但是有太多的书籍和培训课程,又如何抉择。

寻找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旅行。

孤独前行的壮士固然值得鼓励,如果你能忍受煎熬。如果不能,找个团体或队友吧。

与心里喜欢的人一起旅行的时候,比你一个人要快乐很多。

快乐是一切顺利的源泉,不快乐还能坚持下去的可能太低,如果你做不了苦行曾。

你可以报名一些写作课程,学习到能力和获取资源固然是根本,重要的是你不在是一个人默默付出。

加入豆掰小组、樊登读书会、微信群等,多交几个相同爱好的朋友。

至少有一位良师益友的高人指点,能力大于自己一个层次,比自己优秀但是又可以企及的高度。

与大家沟通和学习,相互比较和彼此促进,学其所长。书单和课程安排都会在日常交流下应运而生。不知不觉般向前走!

非洲有句谚语:“一人走的快,众人走的远。”

如果你觉得能对自己有用,且能坚持下去的课程,再为其买单。

现在为止,自己报了两个课程,一个是少年老白的微课,一个是韩老白的写作大学。前几天听豆掰时间里的《一个故事的诞生》,后续讲课的大师如云,值得点进去。

04

每一天其实只能把一件事当重点事情去做,如果逼迫自己做很多事,还一定要有大于1的行动力,往往得到一定是小于1的结果。

贪吃必然发胖,贪睡必然不能早起,贪玩必然玩物丧志,大家都懂。

众所周知,目标与行动在一条直线上时最佳,当你面面有无数目标的时候,你会停滞不前。

走的远会想走的久,走的久更想名利双收。功利性的进与退都是在崖边起舞。

定下大目标和小计划,切实可行的行动,专注的执行力会让自己走的更远。

我们走了太远后,要明白自己当初为什么要走这条路?到底为了什么在读书和写作?初心又在哪里?  试着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好好反思,试着去寻找心中的答案,然后把握自己认为一生最重要的事情,继续前行。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