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学《诗经》第268天

共学《诗经》第268天,2021年11月16日


    周颂⑴·维清⑵

维清缉熙⑶,文王之典⑷。

肇禋⑸,迄用有成⑹,

维周之祯⑺。

        【注释】

  ⑴周颂:《诗经》中“颂”部分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颂是祭祀宗庙的乐歌,不仅配乐,而且还有舞蹈。周颂部分今存三十一篇。

  ⑵维:语助词。清:清明。

  ⑶缉熙:光明的样子。

  ⑷典:法,规章制度。

  ⑸肇(zhào):开始。禋(yīn):原指祭天,这里泛指祭祀。

  ⑹迄:至。用:语助词。有成:有天下。一说大功告成,指祭祀完成。维:是,此。

  ⑺祯:吉祥。

    【译文】

只有清明才光明,文王典章指路灯。

伟功开始于西土,最终基业开创成。

这是周家的祥祯。

        【创作背景】

  此诗是周成王歌颂周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据《礼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载:“子曰:‘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相示而已。’”按《毛诗序》云:“《维清》,奏象舞也。”郑笺云:“《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武王制焉。”蔡邕《独断》云:“《维清》一章五句,奏《象武(武、舞古通)》之所歌也。”董仲舒《春秋繁露》云:“武王受命作《象乐》,继文以奉天。”汉儒之说如此。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考云:“《象》,文王乐,象文王之武功曰《象》,象武王之武功曰《武》。《象》有舞,故云《象舞》。……胡承珙《(毛诗)后笺》云:‘郑谓武王所制者,武王之作象舞,其时似但有舞耳。考古人制乐,声容固宜兼备,然亦有徒歌徒舞者,《三百篇》皆可歌,不必皆有舞。则武王制象舞时,殆未必有诗。成王、周公乃作《维清》以为《象舞》之节,歌以奏之。’案胡氏说诗周公作,是矣。襄二十九年《左传》,吴公子札观周乐,见舞《象》箾《南》籥者,……此《象》谓舞,不谓诗也。《礼记·文王世子、明堂位、祭统、仲尼燕居》,皆言下管《象》,……此《象》谓诗,不谓舞也。制《象舞》在武王时,周公乃作《维清》,以节下管之乐,故《维清》亦名《象》。”

  据以上所述可知,周公、周成王在祭祀周文王时,于宗庙里表演《象舞》,演奏的乐歌就是这首《周颂·维清》。

【简析】

这是一首在祭祀仪式现场所诵唱的诗歌。此诗是周成王歌颂周文王之德的。而文王之德,就是正确地描述出了上天的运行规律,从而破除了殷商朝的“宿命论”。从文王始,祭祀的权力也从商纣王转到诸侯君主手里,人们再也不必只是在商王祭祀时参与配祭。人们能够自己举行祭祀仪式,表明了人们渴望自由的思想,渴望自己能够自由地向上天祈福。这在使用宗主神严密统治的古代是一件极大的事情。全诗一章,共五句,篇幅短小而意旨深远。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