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文静
01
“我是你妈,你要听我的!”这是我在孩子上初二以前的口头禅。
直到孩子出现明显叛逆以及我学习了家庭教育后,开始改口,改成商量、尊重的语气和孩子说话。
但我发现,这个由来已久的习惯最近又开始冒头。也许是因为惯性如此,之前是掖着的;也是因为我进入安逸期,和孩子关系也比较好;也许是因为孩子上了重点高中,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所以放松自我要求了,不小心又会说出,“我是你妈……”这样的话,有种权威傍身的感觉。
孩子有时略为皱起眉头接话问我,“and then?”
几次以后,我觉察到自己仿佛又回到当年“我是你妈,你要听我的”那种状态,于时及时调整。
有几次,当我想要命令他做事的时候,又说出“我是你妈……”
他不悦地用“and then?”来回我时,我立刻掉转话头,变成“我是你妈,我骄傲,我自豪,我怎么生出你这么省心的孩子……”或是说“我是你妈,我很幸福,我怎么有你这么自律的孩子……”
孩子听了往往默不作声,有时一笑而过。
再后来,当我再高声说“我是你妈”时,他再也不用“and then?”来反问我了,因为他知道我下面想说的是对他肯定和欣赏的话,而不是命令。
育儿路上,需吾日三省吾身,不要让旧思想、旧观念卷土重来,我要注意觉察。
02
看到孩子刷过牙以后,随手就把牙膏放在洗漱台上。于是,我今天开始念经,“浩子,东西从哪里拿、还放回哪里去,要及时复位,请你把牙膏放回原处。”
孩子听了,配合地把牙膏放回杯子里。
“补课,补课”,我脑海里闪过这个词,这都是本该在幼儿园就培养的好习惯,我错过了,现在补还为得及吗。
小时候,他有很多好习惯,都是幼儿园老师培养的。比方说,睡觉前,把衣服叠好放在床边的小凳子上,爱动脑筋,动手能力强……也不知道后来怎么就被我带偏了。
可能自己没有关注到他当时的这些好习惯,没有及时肯定、稳固,甚至还会破坏这些好习惯。
比方说,我自己随手放东西,整天找东西,也许给孩子也竖立了不好的示范,多多少少对孩子有些影响吧。
现在,当我把眼光投射到孩子的学习之外时,本以为孩子只有个别地方要调整,后来发现,哪里是个别地方,整个就是要女娲补天,好多地方要重新培养啊。
欠的课,我得一点点补,挖的坑,我也得一点点填吧。
03
看到知名教育培育机构“新东方”转型做家庭教育,我太高兴了。因为家长们太需要被教育了,孩子的问题主要都来自于家庭。
家长一边说着爱孩子,一边却做着伤害孩子的事情,社会上一桩桩孩子们身上发生的悲剧为我们敲响了一次又一次警钟。
分析孩子问题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但会爱才是真爱,真爱需要学习。
04
感动于和谢妈的一次聊天,她的习惯是几年搬一起家,重新装修一次房子,换一个新环境。
这次,为了女儿却打算暂时不换房了,因为她的女儿在出国期,家里置换并搬到了一套更好的房子,女儿回家后缺少了一份归属感,这让谢妈决定在孩子出国的期间内,不再搬家了,哪怕住得再不方便也不般,要给孩子归属感。
感动,为深深的母爱,为细心呵护女儿的母爱感动。
05
英语,一直让我头痛不已的科目,终于在孩子连日来的单词背诵中让我度过了阵痛期。
昨晚吃饭时,在我们的闲聊中,居然从孩子口中说出“词汇是学好英语的王道”。
我激动啊,孩子总算开了一点窍。他的想法很好,至于以后行动如何,老母亲我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