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作业
一:听书:
1:《热锅上的家庭》
读这本书的同时,总会让我想起自己的父母。我的母亲是一个特别勤劳无私的人,她好像全身心在我的父亲和我们活着。而她自己的情绪或心事总是隐藏的很好,好像大家都不需要关心她似的。小时候我一直在想,我一定不要成为像母亲那样的人。但事实上,我却在默默的成为像母亲那样子的人。不管是小时候生病了还是长大后独自求学在外,都从来不敢轻易对父母坦述任何困难,生怕给父母带来任何担忧。当然,撇开实际上我制造了很多小麻烦不说,每次只要给父母带来任何的困扰,内心好像就久久不能释怀,倒不是说自己特别孝顺。以前我真的很不理解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对自己的父母都能这么客气。可是伴随着这本书的阅读,我似乎找到了答案。原来我们都在不断受父母的影响中。
2:《亲密关系》
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涉及两个关键词,一是“吸引”,二是吸引力的总和,即“适配价值”。
1. “吸引” 是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步,也是长期维持亲密关系的关键。
作者认为,吸引力的本质是人际交往中的“回报” ;我们被一个人吸引,是因为他能给我们提供 “回报”或者叫做“好处” 。
“回报” 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的回报,在和别人互动的时候,能看得见的、让我们感到愉悦的东西,比如,对方出众的外貌和身材,得体的言谈举止,突出的个人能力,较好的经济条件或是能给我们提供好的建议,对我们表示出强烈的兴趣等等。
还有一种是间接的回报, 是我们通常都没有意识到的,比如说,我们喜欢和我们相似的人。喜欢和我们互补的人。喜欢我们想成为的那种人。还有在地理上和我们特别接近的人。
可以总结为“相似性”、 “互补性”和“地理上接近性”,这些都会影响到人们之间的吸引力。
2. “适配价值” 是一个人身上所有吸引力的总和,包括他的年龄、外貌、性格、学历、工作和财富等等。
在寻找伴侣的时候,我们会给对方的各项条件打分;别人也在给我们打分,最后各自掂量一下总分。这个配对的过程至少有这么三种情况:
第一种,“势均力敌”,人们通常会选择适配价值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作为伴侣;这样的关系也倾向于稳定。
第二种,只要总的适配价值相等,具体每项得分多少,是次要的。比如,在美国,长得最丑的男人,如果想和长得最英俊的男人,获得同样数量的约会邀请,需要多赚186000美元。
第三种,男人和女人对于一些吸引力的评价不同。比如,男人喜欢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