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20

【书籍】《逆商》

【标题】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最该提升逆商的是父母。

【字数】1751

【对号+名字】54分队——样萌妈

随着国内疫情的爆发,湖北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导致省内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孩子都没有开学。在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这半年多以来,不少妈妈们已经快到了崩溃的边缘。心中默念的“神兽”们何时归笼?无论孩子大小,已经快到了驾驭不了的地步。

我在想孩子是一个独立生命的载体了,妈妈们干嘛要去过多的干涉?难道孩子们不是在试错中成长吗?为什么现在很多孩子承受挫折力那么低?是不是跟我们妈妈们的过度保护,过度干涉有很大的关系?

妈妈们最该学习逆商思维,在疫情期间各种不能出门,不能逛街不能购物。最焦虑的还是妈妈们,如果妈妈们持积极,乐观,上进的态度去面对生活上的困境,不给孩子传达过多负面的信息,孩子自然也不会跟着焦虑。

据了解近些年来,自杀的几率频频上升。疫情过后本来要回校上课的,但好几个学校有跳楼自杀的案例发生,真的让人难以理解,尚且处在青春年华的他们,会因为生命中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挫折,就轻易结束生命。

这些现象不也都是因为缺少逆商的教育,使他们对待压力和挫折的承受力降低,提升逆商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今天看了《逆商》 我们该如何应对坏事情这本书,作者(美)保罗·史托兹

一、什么是逆商

所谓逆商,就是一个人面对挫折,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就是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越高的人,越能在逆境中生出昂扬斗志,从容面对。

逆商缺失,抗挫折能力与调控能力较差。面对困境与重压,容易深陷在消极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二、为什么逆商高的人更容易成功?

我们的马爸爸,并不是第一次创业就获得了成功,就有了今天的成就。他也是经历了多次创业失败,不言弃有,才有了今日成就。

还有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国外遭受各种打压下,也由于逆商高早有防备,5G才以面世。

人生就是在攀越一个又一个的逆境,逆商高有卓越成就者都有切身的体验。逆商始于人,却超越人。

三、构成逆商的三大支柱

支柱一:认知心理学

质疑之处是关于掌控自身命运这一人类需求的研究成果。内容包罗万象且数量与日俱增。

支柱二:健康新论

英国的一项开拓性研究,对69名患乳腺癌的女性进行了5年的追踪调查。结果表明拥有抗争精神的人病情不易复发,而以认命和无助的态度来应对初步诊断的结果的人,则容易病情复发或者丧命。

也就是说建设性的应对生活事情的人又活得最长。

支柱三:脑科学

大脑能够塑造习惯,习惯在大刘的潜意识训练变得根深蒂固。

潜意识习惯(逆商)习惯可以立刻发生改变,构建出长期强化而成的新习惯。

认知心理学

1认为逆境持久影响深远,内在不可控的人会受到伤害,而认为内经短暂,影响有限,外在可控的人才会获得成功。

2一个人应对逆境的方式会影响其效能,表现和成功。

3我们应该对逆境的模式是潜意识的,始终如一的。

4若不受约束,这些模式就会一辈子不变。

神经生理学

1大脑能够塑造习惯。

2习惯可以立即,中断或改变。

3一个人应对内奸的习惯做法可以中断,会立即改变。

4若新的习惯取代了旧的则旧习惯就会退化,而新习惯就会发展起来。

心理神经免疫学

1应对逆境的方式直接影响其身心健康。

2掌控感对于健康长寿至关重要。

3应对逆境的方式(逆商)会对免疫功能,术后恢复和致命疾病患病率产生影响。

4以软弱的方式应对逆境会导致的抑郁。

四、提高你的人生和攀登能力的LEAD工具

世界上没有什么能代替坚持。

才华不能代替,拥有才华却未获成功的人比比皆是。

天分不能代替,怀才不遇几乎成了一句谚语。

教育不能代替,到处都是受过教育的无业游民。

坚持和决心是更有力量的。

“向前进”这句口号更能解决人类的问题,而且会一直解决问题。

                                          卡尔文·柯立芝


总结

“在我们所能学会的美德中,没有一个品质比它更有用、更必要,也没有比它更能提高生活质量,这个品质就是把逆境转变为令人愉快的挑战的能力。”

作者发现了一件极富启迪意义的事情:六岁的孩子平均每天笑300次,而成年人平均每天只笑17次。逆境产生的影响经过日积月累就会如此。对大多数人来说,生活没什么可开心的。

我们身处逆境的时代,财富大量转移,犯罪率激增,家庭关系紧张,道德危机,教育公平等等,人们普遍对未来感到不确定,对于经济安全备感焦虑。这就使得一个人的逆商尤为重要。

一个人拥有了高逆商,就有了走出逆境,向上攀登的勇气。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