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总有那么几个重要阶段,记忆犹新。于我而言,前半生(姑且这么说吧,如果活久点的话)给我留下不可磨灭印记的是这么几件事:差点上不成学,快十岁才去读小学,在读书阶段,即使成绩还不错,每到关键时刻,还是面临失学的危机,小升初如此,初升高亦如此,读大学和上研究生亦没有例外,眼看山重水复疑无路,突然柳暗花明又一村。能从农村蹦出来也算老天不弃,感谢生命中的一些贵人。总是在悬崖边徘徊,就算现在,也还是这样。
不读书了,之后的路也是磕磕碰碰,辗转几个地方,跌跌撞撞,劳劳碌碌,平淡无奇。生性愚憨,惯于沉静,一转眼已是中年模样。春花秋草早换了一茬又一茬。
2012年突然结婚、买房,次年生子,狂飙突进,惊悚了一众看客,好奇与狐疑齐飞,羡慕与祝贺同至。哈哈……呵呵……不想多说。
日子在平淡与焦虑中一直流逝,2018年,又是一个特殊的年份,经历了生与死,刚过花甲之年不久的岳母元宵节那天突然去世,即阳历3月2日下午5点50分,那天也是儿子五岁生日。妻子怀着身孕,临盆,我还没回到家,大舅子也没来得及见母亲最后一面。当天晚上殡仪馆来人把灵体运走,3月4日,周日,我和大舅子去殡仪馆办了相关手续,岳母的孙子的妈也去了,加上小舅父夫妻,一共五人,为老人家送最后一程,附近的亲戚都没来,人情寥落。火化后祭拜,我们作为子女的,给老人家磕了头,祝愿在天之灵保佑家人平安康顺。
4月10日,中午12点10分,老二出生了,是个男娃,顺产。上次老大出生时的医院不让我进去,而这次医院非要让去陪产,要收300多块钱,于是见了一些不可描述的场景,做女人真不容易,男人还是要对自己的女人好点,所以有些女人不愿生孩子,也是可以理解的。
生老大时妻子吃了些亏,她本不太愿意生二胎,我是大家庭长大的,只有一个娃心里实在有些堵,于是还是妥协了。妻子说产后要好好调养,钱财乃身外之物,对一个生命来说,它实在轻于鸿毛,成,于是老早定了月子中心,环境还不错,生了后去到那里,几乎就我们一个娃在那里,众星捧月,实在是清静极了,甚好。我不过是做个快递员,送送东西。
我的家里人很高兴,纷纷红包打赏,老父老母不会操作新科技,着急得很,父亲说要给我2000块,母亲给400块,请小辈操作却不得。昨天大侄子正好在家,父亲耳背,母亲身体不好,我请大侄子让父母亲来接电话,老人家又坚持要给钱给我,拗不过,侄子转来1400块,说是爷爷给1000,奶奶给400,让我收了,好吧,收了,老人家安心了。收到了一些朋友的祝福和赏金,在此谢过。
两个儿子,家里人和朋友难免担心我们承受的压力了,有吗?自然,好吧,老二的外文名就叫亚历山大了。
以后的路,注定还是在悬崖边迈步了。虽艰难,也没啥吧。
这不,天都大亮了,又该准备起床,送老大入园了。
反正日子平常如斯,在笑与累中过,不舍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