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换来硕果,难掩内心喜悦
今天是公布高考成绩的日子,越是这样的时刻,父母的平静平稳,与往日一样的平淡就显得尤为重要。早上快七点时,儿起床了,一见到我就说: 就是因为你昨晚没去宾馆,害得我到凌晨两点四十才睡,今晚你必须去宾馆睡。我听了之后,异常平静,没接他的茬,一会我就出门去上班了。儿也没有任何情绪。他的那句话只是他内心压力的宣泄,早上十点将公布成绩和分数线。
我知道儿子在成绩公布前的焦虑,尽量在此前不去打搅他。10:19分儿的电话打来,言语中透着兴奋,我知道一定不会太差。记得儿走出考场时估分是360分~400分,第二天的估分只有340分了。今天儿抑制不住地高兴地说: 达上400分了,考了407分,本科线277分,高出了130分,艺术理科的含金量可比文科高多了!
一个小时后,儿又打来电话,内心的兴奋劲无法平复,对自己的成绩一方面是感到高兴,毕竟付出只有自己知道。另一方面因文科相对简单,分数高的人多,自己不占优势。于是心有不甘,想着明年继续复读,想考一个好的一本。电话里我也不好多说什么,心里寻思如何打断他的复读念头,反正不急,先一步步来。
爸爸事先做好防御机制
应该说,爸爸是相当的智慧。爸爸早上表面上看来与平常一样去上班,十点公布成绩,其实他去了单位之后又于九点半返回,蹲守在小区门口,以防儿子于十点听到成绩后受不了,情绪失控,他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作安抚工作。十点一过,儿电话过来,语气平静,让爸爸听现场发布分数线。爸爸一听儿子没事,于是返回单位,不过一刻钟,爸爸刚到单位,儿的电话到了,儿连声说了三个"yes",特别兴奋,说自己如果只考了360分,那么连安庆师大都上不了的。问爸爸自己考得怎么样?连续打了几个电话,也提到了想复读的事,认为自己明年会考得更好,明年转理科,不学艺术,太费钱。
分数背后的价值
儿子下午五点半回学校把《报考指导》书拿了回来,并说全班46人,有41人达本科线,17人达一本线。儿的分数在倒数前五,因为加上艺术分,则可以跃居全班前十。爸爸一分析,刚才还纠结于分数的儿不再纠结。爸爸说:他们的文化课成绩比你高30分,甚至50分都不重要,分数背后的人生经历、生活阅历、处理问题的能力,他们是没法和你相比的。
儿子回答: 是的!这一年来在外求学,经历得太多,你们不在我身边,所有的事需要我一个人去承担,尤其是社交能力的提升。今天分数一下来就准备志愿的填报,联系艺校的黄队,联系艺校、补习学校以及12中的同学,收集信息加以分析,都是我一个人做的。我都被自己感动了。
感念居爸
刚到万达广场西餐店坐下,儿说: 我想把分数告诉居爸。又怕居爸不回我。我对儿说: 可以呀!居爸有空一定会回复你的。他现在很忙,累得心口疼。儿于是把成绩发给了居爸。没想到居爸在一个多小时后就给儿作了回复。儿子看了居爸的回复非常开心。
爸爸巧妙打断儿子复读的念头
儿子有复读的想法,爸爸采取先放后收的办法,首先对儿的想法表示肯定,是积极向上的,爸爸支持。其次对儿提出要求,如果复读,必须签一份协议,必须考上985或211……儿没等爸爸讲完就表示自己不复读了。对于儿子的想法,爸爸没有强攻,而是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