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本书开头的代序(胡思乱想,代序)很有意思。代序的题目叫做《孟婆茶》,我只说一句的描述,就是这段文字给我的感觉和《千与千寻》很相似,要忘掉所有东西才能继续前进,虽说这个忘记不是强迫的,但是很巧妙的引导,又极少有人能够逃掉。怎么个巧妙法?茶楼分两层,楼下只有清茶,味道有点苦,因为茶不是强迫喝的,所以楼上的茶种类就丰富一些,有牛奶红茶,柠檬红茶,薄荷凉茶等等,还提供电视,可以看自己生平过往,大家都对这个感兴趣,所以纷纷上楼。至于为什么提供电视,因为看电视的人没等电视播放完毕,就渴的自己喝茶了。虽然是个梦,但也说明个问题,自律又寡欲的人,到哪儿都让人头疼呢,哈哈。
本书一共有六个部分,分别是回忆父亲,姑母,记录了钱锺书与《围城》,收藏了十五年的附识,乌云于金边,隐身衣。
先说说回忆这部分,杨绛先生的父亲,杨荫杭,用几个词可以形容他的一生——刚正不阿,严慈兼备。杨先生在求学的时候,因为不肯屈服与洋校长的威压,被退学。可他好像不当回事似的又考入其他学堂继续学习,之后留学日本攻读法律,当时正值辛亥前后,时局动荡,杨先生到美国留学,学成归来后任省检察厅长,因为在处理当地恶霸的问题上坚持司法独立,坚持判死刑,得罪了省长等等,被调任。后出任北京检察厅长,又因为传讯搜查交通部长,被司法部长停职。书中有一段司法部长的停止说明以及杨荫杭先生的申诉,对比来看,很有意思。用杨绛先生的话说,他父亲的立宪,司法独立梦,早就死了。读到这里,很伤心,人要与时代斗争,不,准确的来说是一个人要与大多数人作斗争,不太可能取胜的。感觉杨荫杭先生看得很开,转职做了律师。做了律师,脾气秉性也没改,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他接案子之后,不倾向自己的代理人,而是主持公正,还有时候把自己代理的被告教育一顿……我描述不清,还请各位看看原文了,虽然只有短短几句,读起来确实很有趣的。还有个有趣的例子,为了奉承张勋,当地乡绅同行们以集体名义发了报纸文章,杨荫杭先生发现了自己的名字,但是自己并没有欢迎的意思,结果自己又单独登报,说那个文章里米有自己。虽然看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这正是知行合一的样子吧,从不委屈自己的想法,感觉不谙世事,这算不算是超出正常认知的成熟呢?他还引用了林肯的话:Dare to say no!
杨绛先生的三姑母,杨荫瑜,据说是民国时期的大教育家。年轻时候抗婚(为了自由),出国留学,后回国教书,除了18岁的婚姻,没有再婚。杨绛先生她俩互相不喜欢,可能是性格原因吧。杨荫瑜先生的性格是与别人格格不入的感觉,某些方面与杨荫杭先生一摸一样,比如刚正不阿。我不觉得她很难接近,虽然事实上可能是的,但这只是以杨绛先生和她周围人的视角,不能完全的描述杨荫瑜先生的情况。具体细节还有看书才能了解的更清楚,我相信杨绛先生是尽量客观地描述了,可是年代久远,也许有些误差,即使没有误差,以一个人的视角来完整描述另一个人,不免会有些偏颇。我们只说大家都知晓的事情。女师大风潮,是以反对杨荫瑜为校长的学生运动。杨荫瑜先生以国外的教育思路对待当时的中国学生,她主张学生只要学习,不要过问政治,同时采用封建家长是的管理方法,限制学生们的思想和行动的自由,没有顾及到当时的社会环境,即学生对专制,独裁,黑暗充满了厌恶和唾弃,对民主和自由充满了渴望。最终导致女师大风潮爆发,在社会多方势力的影响下,最终辞去了女师大校长的职务,回到了苏州老家。不过回家之后仍然从事教育事业,不知道女师大的经历是否对于她之后的思考或生活方式有什么影响。最后,她是因为面对日本侵略者的行径,痛骂(她留学过日本)日本士兵,虽然当地的日军指挥者当时没有惩罚她,但是之后被两位日本士兵不知以什么理由哄出门,在桥上开枪射击,然后抛入河中,又开枪射杀,至于到底是谁授意的就不得而知了。杨荫瑜,我觉得她虽然在人生大事中经历坎坷,但最终都是坚持做了自己,我不评判对错,只是觉得这种知行合一的精神值得肯定。当然,有一点我是非常不赞同的,不管采用何种方式的教育手段,限制学生的思想和行动自由是不可取的。思想有碰撞,有冲突可以理解,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在大家都推崇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时代,更是寻常普遍。思想是用来交流的,不能把它作为限制思考者人身自由的借口。那她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我认为不管是她还是她的上级管理部门,都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就不可能意识到,学生的力量会如此之大。这股力量是超出他们认知范围,是他们头脑中的不可能的事情。如果不是受到逼迫,那真的是白瞎了留学教育,根本就没有被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脑子。那个时候,日本的经验,美国的权威,都不能帮她处理学校的事情了,我相信她是有感知的,至于为什么不主动改变,我只能理解是因为上级管理部门的要求或让自己不可思议又无法跟上的时代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