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孩子是有福的。
爱书的孩子福气满满!
所谓代沟,大概就是人长大了,就会在自己或长或短的前半生里总结出大大小小的庆幸与遗憾,并且总希望让后来的人也同样幸运地延袭自己生命经验里的“小确幸”,同时刚刚好好不被那些缺憾所困扰……
不舍得让比自己年轻的人去经验他们自己的生命,或许也是人长大了渐渐变得“令人生厌”的结局。
比如说到读书这件事,我会自叹晚熟,也因为这样的晚熟,小时候对于相对大部头的书籍总是绕道或止步,其实就是不爱,要说勉强能看也就是画着幼稚“小猫”、“小狗”、“小人”图案的童话。而今天,有着精巧画面,并配以简练文字,简而言之有画儿的故事被称为“绘本”,却反倒是渐渐不被我身边的这位年轻人所倾顾。比我心智成熟的天添,也有自己择书的标准。
只不过作为妈妈,我依然会有“过来人”的那些劝诫——就是希望孩子愿意花多些时间在读书这件事上,增长知识、开卷有益之外,我想,当我只能用料理家务的点滴间隙留连书海,却依然能够在目之所及处的字里行间体会到穿越时空的宁静与旷远,抛却俗事内心获得的舒展——即为治愈。我希望在我需要挤出时间来才能获得“心灵补给”的这件事上,天添可以在他大好的春光里纵情徜徉,而这,竟 也似乎是对我曾经荒废了的青春的某种补偿。
而天添,也真的,爱读书!
天添的学校组织孩子们读书——“我们爱悦读”,便是从天添一入学直到现在,历时五、六年由学校倡导并监督孩子们读书的主题活动;也是在天添自主阅读之外让天添“爱恨掺半”的一项具有不同意义的阅读活动。
因为读书、看故事从来都是能让天添着迷的事情,但为了检查每个孩子的阅读情况,也有为了培养孩子们阅读习惯的考量(我想),不光要读,还要记——到了老师要验收成果的时候,上交读书笔记这件事,每每让小孩儿一边补漏一边噘嘴,好词好句摘抄,读书心得体会,男孩老老实实地回顾他读过的每一本书,偶尔会冒一句,哎,我们学校弄的这事儿!
也因为每次交上去的读书笔记都是天添事到临头为应付任务匆忙赶制,也难怪在学校的评分体系中,天添从来没有得到过“金星少年”,从来不为什么去争的小孩只是回家淡淡问我,你去过国子监吗?我们班谁谁谁去那里参观了。
那是学校意在鼓励而设立的游学活动。
我傻乎乎地说,那妈妈也带你去吧。
小孩却并不怎么接话了。
从来对名次、奖赏不放在心上的天添,终于在他人生第一次“游学”时让我见识了他被激发后的要强。
因为融入了分组竞赛的设计,根据老师提供的线索依次找到目标建筑,在完成诸多指定动作之后最先抵达终点的小队即被视为优胜。
天添这个小队,除了他和何鑫,就是我们两个妈妈。
本来出发时,同行的这四个人好像都没有把老师的竞赛放在心上,尤其是两个习惯了在路边採野棉花的妈妈更是闲庭信步般这里也要看看,那里也想站站……最初分头行动时还能看见走在我们前面的另一队很快就没了踪影。于是,除了偶尔会在小队成员间听到——快点,快点的催促声,基本上自己玩自己的就成了我们这个四人小组的游学风格。
我们都以为被“对手”落后了一大截,早就放弃了要比赛的念头;直到——在我们寻找到第三、四个目标时,竟然看到另一队人马从我们身后冒了出来,霎时间,原来还有赢的可能一下把天添和何鑫这两个对输赢淡泊的小孩点燃了!在彼此能够听见看见的胡同里,两个男孩丝毫不掩饰他们想要第一的愿望,从快步的竞走变成了马路狂奔!
看着他们的背影,忽然从心里升出一股感动。我猜想,每一个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都是从天然无为的散淡状态中渐渐生出这般争强好胜的心来吧,而随着对自我内在的认识,有些人,又会自觉远离内心的追逐而回归于初始的宁静……因为好像就是从两个少年奔跑的背影,仿佛看到他们从柔软的心里生出日渐强大并愿意展露丰芒的貌样。
后来,我跟天添聊到我看到的他的变化,天添问我,这样好吗?
我想,无论你处于生命中的哪个阶段,都铁定是我心中的骄傲。
如果想赢,就去拼;既然选择对输赢无所谓的态度,就去享受过程——尊重自己的选择、也尊重你的对手,除了在心灵飞驰的同时也愿意将赞美送给那些努力争取的人们。
我是从天添和何鑫身上,看到他们的目标感,不服输的闯劲儿,和真实表达自我的勇气!
也是从那一刻起,我想,应该怎样释放这些温和天性中的羞怯与不甘呢?
是不是就是将代表自由表达的权杖交到他们手中,他们可以不代表胜利,但他们必须能够代表自己。
从周末到重新始的一周,天添除了参加校外活动,就是在集中补《读书笔记》。经过了一个假期,验收的时间又到了。
天添做事不凑和,这点和我很像。还差两本书,照我想那还不是三下两下搞定的事?但是天添却叹口气——写一本差不多要半个多小时呢!看着他吭哧吭哧找补这些“旧功课”,我心里觉得真还不如多看两本新书呢。也是因为有这样的想法,对他当下的小忙就有点不以为意:咳,你就随便弄弄就得了。
没想到这小孩对我粗枝大叶的态度并不买账,举着之前完成的《读书笔记》给我看,刘老师说,我这是可能奔着“金星少年”得奖去的!哪能随随便便凑和呢?!
和那天一模一样!
当一个人内在对自己有了信心——这是内在基础,而外在同时也让他看到一个踮踮脚够得到的目标,他就会为之付出行动;如果目标太远大,那多半是要在起程后不久就睡倒在路边,或野花渐欲迷人眼般地失去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