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什么学习效率低下
实验表明,仅靠重复无法增强记忆,或者收效甚微。
反复阅读课本、一字不差地抄下老师的笔记
——学习时间的长短或者你自以为的努力并不能代表学习获得的成果
“阅读——标记——重读”的学习方法是在浪费时间:被动、无聊、低效、没有意义。
二、应该如何学习
《认知天性》里提出了一套流程:
编码——巩固——检索
编码:如何理解成为自己的知识(理解)
巩固:如何在记忆里长期存储(记忆)
检索:要用的时候如何找到(结构)
下面分这三点来谈如何学习。
编码
1.学习时提出问题
赛博学习法
如果不知道应该要提出什么问题,下面可以作为参考:
1.我阅读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需要得到什么信息)2.关于这个话题,我已经知道些什么?
3.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作者接下来要说什么?
(阅读时的专注)5.“专业问题”是什么?
(每个科目都自身都有一套独特的问题。如果你想要弄懂这个科目,就必须系统地思考这些问题)6.针对这些信息,我能提出什么问题?
(who,why,when,where,what,how)7.这篇文章里哪些是重要信息?
(28原则:将80%的时间交给最重要的20%内容)8.针对这些信息,我要如何进行改述和总结?
(用自己的话做笔记,用尽可能少的字数)9.我应该如何组织这些信息?
(将信息分组)10.我如何用图表来说明这些信息?
(图表能帮助记忆)11.对我而言,这些信息的记忆点是什么?
(理解、记忆、定期测试)12.这些信息如何才能与我已知的知识结合起来?
(知识体系的构建)
(赛博学习法提出的十二个问题)
这些问题并不一定每个都要提出来,只是作为参考。
2.有助于提高理解的小技巧
费曼技巧
第一步:选择要学习的概念。
第二步:设想你是老师,正在试图教会一名新生这个知识点。
第三步:当你感到疑惑,返回。
第四步:简单化和比喻,尽量用简单直白的语言重新表述它,或者找到一个恰当的比喻以更好地理解它。
穿插练习
穿插练习:在练习中插入两个以上的主题或技能。胜过集中练习的方法。
举例:在识别画家作品时,同时接触不同画家的作品找差异性比一次只研究一名画家效果好很多,用前面这种方法的学生更容易辨识和匹配画家和作品。
着眼于大的结构
如每本书的章节安排以及各个章节的总结。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巩固
练习——试错
通过去做某件事情,失败了之后调整方法,接着再去做,如此循环往复,才能创建心理表征。等你做完了,不仅为学习技能创建了心理表征,而且吸收了大量与那项技能相联系的信息。
心理表征:是一种与我们的大脑正在思考的某个物体,某个观点,某些信息或者其他任何事物相对应的心理结构,或具体或抽象。简单的例子是视觉形象。比如提到蒙娜丽莎这幅画时想到了什么。
(心理表征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不理解也不妨碍我们学习)
刻意练习
● 有目的地练习:定义明确的具体目标,可以有效地用于引导你的学习(而非简单的重复)。
● 完全把注意力集中在你的任务上。
● 需要反馈来准确辨别你在哪些方面还有不足,以及怎么会存在这种不足。
● 强迫自己走出舒适区(明确的目标,制订计划,想出监测进步的方法,如何保持动力)。
间隔练习
要将学习与练习间隔开,间隔的时间只要练习不是无意义的重复就可以。(足够出现一点遗忘)
检索
知识树的构建
学习总是建立在已知的基础之上,我比较喜欢把知识的结构比作一棵树,每当我们学习新的知识时就会在树上抽枝发芽,形成与原有知识的新的连接。这需要我们学会提取知识中的重要的点,将其整合到整个结构之中。
怎么做:把资料和已知的东西联系起来,用自己的语言向别人解释,或者解释这些资料与你的课外生活有什么联系。
(像我通常会把自己今天学的东西和体会和志同道合的同学讨论)
“如果我们试图理解一样看似独立存在的东西,我们将会发现它和宇宙间的其他一切都有联系。 ——约翰·缪尔”
三、方法论
不总结了,自己去第二条看,略
四、关于上课
● 课前一定要阅读资料。
● 在阅读的时候预想考试会出什么题目,以及这些题目要如何作答。
● 课上在心里回答这些假设问题,从而测验阅读内容的记忆成果。
● 复习学习指南,找到那些回忆不出或不知道的术语,重新学习。
● 在阅读笔记中抄写标粗的术语及定义,确保能够理解。
● 参加教授在网上发布的模拟测验,从中发现不知道的概念,重点学习。
● 用自己的方式把课上的信息重新组织成一份学习指南。
● 写出复杂或重要的概念贴在床头,不时自测。
●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把复习和练习间隔开。
(不总结了直接书上照搬过来,我不喜欢听课)
五、对学习的一些看法
努力学习会改变大脑,为大脑建立新的连接,扩展你的能力。我们的智力水平并非天生已定,而在很大程度上由我们自己发展。对于那些唠唠叨叨,总是问“为什么要费这种事”的人来说,这个事实就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 另外,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想要精通某事或达到专业水平,完全不需要拥有超人的基因,但必须拥有自律、勇气,以及持之以恒的精神。适度运用这些品质,如果你想成为专业人士,那么你就有可能做到。无论你想精通什么事情,不管是给过生日的朋友献上一首好诗,还是明白心理学中经典条件反射的概念,抑或演奏海顿第五交响曲中第二小提琴的旋律,有意识的助记手段都能帮助你组织资料,为已经检索到的学问添加线索。最终,通过持续、有目的的练习和反复的应用,形成更深层的编码与潜意识中的精通,你就已然是一名专业人士了。
失败是正常的,失败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犯错的地方也会记得更牢。重要的学问通常是有一定难度的,或者说基本都是如此。你会遭遇挫折,这是努力的标志,不代表失败。挫折伴随着奋斗,而奋斗可以积累专业知识。努力学习会改变你的大脑,创建新的连接,建立心智模型,扩展你的能力。你的智力在很大程度上由自己的控制,知道这一点非常重要,困难会因此变得有价值。
这两段读一下吧,写得还蛮好的。
学校无法教给每个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所以你能收获多少全凭自己。
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执行力比技巧更重要。
以学习为目标。
知识多≠学习能力强。
终身学习。
以上几条都蛮有道理的。
还有就是我说的这些方法很多,不一定要全用,更不可能每一条都立马记住,建议尝试每次运用其中的一条,看看适不适合自己,慢慢地改进,提高学习的效率,多的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也许所有教育最有价值的结果是,当你不得不完成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你是否喜欢它,你都有能力去完成这项必须的任务。这是每个人应该学的第一课,然而,无论一个人多早接受教育,这可能是他彻底学到的最后一课。 ——托马斯·亨利·赫胥黎”
推荐书目
1.《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
2.《如何学习:用更短的时间达到更佳效果和更好成绩》
3.《如何高效学习》
4.《刻意练习:如何从新手到大师》
5.《学习之道:美国公认经典学习书》
6.《思维导图》
7.《如何阅读一本书》
8.《穷查理宝典:查理芒格的智慧箴言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