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好多友友新年都停笔了。
我想他们正忙着陪家人?陪朋友?看春晚?
我此刻正躺在床上,靠着床头,闺女在我身上安静的睡着了。
老公异地过年,就我们娘三在家,就来到乡下和公婆一起过新年。
昨晚是2020年的尾声,乡下能够放鞭炮。相比房间里的安静,外面倒是热闹非凡。鞭炮声,此起彼伏、忽远忽近,楼下春晚的声音断断续续的传了上来……
这也是我选择让闺女这样睡觉的原因,我不知道什么时候附近突然就响起鞭炮声,我心里都会一惊,何况是个婴儿。我担心闺女睡不好,没想到这小家伙还睡的挺香。声音大了就扭动一下身体,我赶紧拍拍她,她就又安心的睡了。我想这种姿势让她听到熟悉的心跳声,有了妈妈的守护,什么环境都不会惧怕吧。
今早一起床,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各家各户门前都是一片红。正如那鞭炮的名字——满地红。
都说乡下如果也禁止放鞭炮,那年味又要淡了几分。
但从环保的角度来说,真是影响空气质量。该禁!
但看着大人、小孩,在放鞭炮、烟花时幸福开心的模样,感觉又不该禁。
在南方的乡村:放鞭炮的高潮除了除夕当晚、初一早上,就是初五、十五傍晚,其他时间,鞭炮声只是零星出现。
大年初一天不亮,鞭炮声越来越密集,越来越洪大,自家也该喜庆新年了——放鞭炮。
看着满地的鞭炮碎片,火红的铺满了房屋前整片土地,婆婆说这寓意新的一年红红火火。
早晨我看到有些人家把爆竹碎片扫在一起,堆在门前。我好奇平日里,喜欢干净整洁的婆婆,她为什么不扫呢?让爆竹碎片就这样随意的躺在自家的门前。
经不住好奇心的驱使,我问婆婆,人家都把爆竹碎片扫成堆了,我也去扫吧!
婆婆却告诉我:新年初一,一不许开柜,二不能扫地。一直到后来有了电视、有了春晚,这些习俗才被打破。而婆婆的母亲一直坚持这些习俗,耳濡目染,虽然时代在进步,好似已经百无禁忌了,年轻一代人甚至不知道这些习俗,婆婆却把习俗融入了她的信仰里,坚持至今。
过年放鞭炮,有悠久的历史,到了宋代,春节出现了鞭炮和春联。
此诗描写春节除旧迎新的景象。一片爆竹声送走了旧的一年,饮着醇美的屠苏酒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家家门上的桃符都换成了新的。
“元日”是阴历正月初一。这是一首写古代迎接新年的即景之作,取材于民间习俗,敏感地摄取老百姓过春节时的典型素材,抓住有代表性的生活细节:点燃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充分表现出年节的欢乐气氛,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如此深厚的春节元素——放鞭炮
到底该不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