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文化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也是道德伦理文化的一部分
更是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来和编编一起看看苏州清明节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小树分割线
清明时节,春雨凄迷;
异乡游子,归来祭扫祖坟。
清明是一个节气,也是民间一个节日。
吃:青团子、焐熟藕
春秋时代,晋文公称王后,为逼介子推出山,放火烧山三天三夜,结果介子推和母亲被活活烧死,文公十分后悔,为纪念介子推,故规定每年这时要“禁火寒食”,不准用火,只准吃冷食,喝凉水。
但在精致温雅的苏州,这吃冷食的习俗却也演绎得丰富多彩。
青团子、焐熟藕是苏州清明的节令食品,它正是古老的寒食习俗的文化孑遗。青团子色青而味香,是苏州人清明节必备的食品。
此外,焐熟藕酥中带糯,风味独特,也是苏州人清明的节令食品。
下载 (1).jpg
清 明
祭:新婚夫妇“上花坟”
相传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每年清明前,他还要去祭祀介子推,也就形成了寒食上坟扫墓的风俗。
苏州人清明上坟扫墓,更是不敢怠慢,特别是新丧终七而未满周年的人家,要过新清明。新婚夫妇,要一起去上坟,称为“上花坟”。直至今日,清明扫墓的习俗仍在民间流行。
除上坟扫墓以外,过去清明节家家还要“过节”祭祀先人。按照苏州的习俗,祭祖有人鬼之分,每年的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是“鬼节”,端午、冬至、除夕是“人节”。逢鬼节,祭祀要用面麦制品,烧纸、化锭等迷信活动也以鬼节为盛。
下载 (1)冯.jpg
清 明
玩:山塘看会“留会饭”
迎神赛会,苏州人俗称为“出会”。苏州过去最有名的就是三节出会,即每年清明、七月半、十月朝(初一)的三次出会。其中尤以清明最为隆盛。
苏州城内一府三县约三十多个土谷神像,清明那一天都要被抬着排了仪仗,经阊门山塘街,到虎丘郡厉坛受祀。到出会那天,城乡居民蜂拥而出,渡僧桥、山塘街一带,这就是过去苏州的山塘看会习俗。苏州人历来热情好客,这一天,住在附近的居民,往往特意杀鸡宰鸭,烧鱼煮肉,要留前来这儿看会的亲友吃饭,俗称为“留会饭”。
出会时的队伍中,地位最高的神像要数城隍老爷了,他非但有轩桥、暖桥相随,还有神马备用。出会队伍除了菩萨神灵的官衙仪仗之外,还有众多的民间杂技、文艺表演,这是出会队伍中最为围观群众所喜闻乐见的部分。
树叶
旧时城中人家的女子不轻易出门,清明踏青活动提供了“士女”野外活动的机会,踏青除南北园外,虎丘、山塘最多。
邵长蘅《冶游》诗云:“二月春始半,踏青邀女伴。小桃虎丘红,新柳山塘短”,讲的就是虎丘山塘踏青,远一点的也去天平山、观音山、上方山石湖等。
张大纯《百城烟水》云:“二月始和,虎丘、天平、观音、上方诸山,游人最盛,竹舆轻窄,上下如飞。”
在这“花燃山色里,柳卧水声中”(范成大《清明日狸渡道中》)的日子,也是她们人生中“放飞青春”的日子。
“青衫白袷,错杂其中,夕阳在山,犹闻笑语。盖春事半在绿阴芳草之间,故招邀伴侣,及时行乐。”(《清嘉录》卷三)
因此,这也是她们邂逅情人的机会。评弹《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正是因为清明踏青,初次会面,一见钟情,并就此演绎了一出动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分割线
今天是学生回校的日子,清明时节雨纷纷,今天也下着毛毛小雨,返校的路上注意安全噢~
小编手动给你们比个小心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