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已经很晚了,一个老友在等着我,他过来广州出差,约好了的晚饭变成了了夜宵,我坐着地铁,到东山口的时候已经10点多了,记得几个月前,一个朋友也是过来广州出差,我打车去广州东接他,在附近点了一碗面和一晚馄饨。
我们在东山口兜了一圈,想找一家砂锅粥,最后还是妥协进了一家牛杂店,我很少这个时候还在外面溜达,尤其现在的工作,会自然想到早点休息,然后开始烦躁第二天需要做的任务。点了一碗猪大肠,一碗牛杂,一碗素面,我垫了肚子,朋友却没有吃饭,所以我不怎么饿,一直夹着大肠和牛杂,不一会就腻了。
吃完后我们在地铁口的板凳上坐了一会,我刚才来的时候,似乎只有我是出地铁的,而很多人都往地铁里面走,准备回去结束这一天。好久没有这样坐在城市的街角了,以前读大学的时候,我们可以晚上聊天到凌晨三四点,找一家烧烤摊,点一些烤串,啤酒饮料,或者在大学的门口压马路,吃着路边摊,然后可以说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起来继续玩,只是不同的年龄聊的话题不一样,读高中的时候,我们聊身边的同学老师,读大学了,聊大学的各自的见闻,还有身边的女孩子,那个时候我们有很多的想法,感觉未来充满可能,但是谁都没有足够清晰的追求,只知道一天怎么折腾都不会感觉到疲惫,现在工作了,终于结束了十多年的话题,聊工作,聊家庭,只是庆幸,跟我聊这些话题的,这么多年,还是那那群朋友。对未来越来越清晰,对过去却越来越模糊。
我想当一个世俗的人,去过千千万万普通人的生活,成家立业。在现在的大环境下,每个人的生活成本都比以前大不少,方方面面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言者无二三,世俗的价值观在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义了一个人一生要做的事,无论男女。这其实没有对错,只是每个人心里有一杆秤就好,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不要什么。
毕业不久,我就决定以后靠自己买房买车,我觉得很多事情可以慢慢来,其实很多压力时间宽度拉长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累,只是很多事情被要求在这几年内完成的时候,就会被压得喘不过气。人生三十而立,其实更多的是立自己的见识和方向。我始终觉得,无论钱财还是生活,只要是自己挣来的,享受的时候,心里就会踏实,这样子才会心安理得,但不必去跟别人攀比,不必去受社会舆论的影响。
我对朋友说,明年我想买辆车,每个人的疑问是一样的,买了这辆车后得用处在哪里,还有养护的问题。这是我考虑了很久的问题,一个同学跟我说过,车买来是来改善生活质量的,不是来变成负担的。这话我觉得没错,买来有什么用呢,我可以去我想去的地方,变成另外一个遮挡风雨的地方,这就够了。
有些东西争取一下就有,有些东西已经离我很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