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坦率的沟通》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真诚坦率的沟通》,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七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中的第二课。本单元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学习处理成长中的问题,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奠定基础。
沟通是人际交往的核心能力,而“真诚坦率”则是有效沟通的基石。本课在学生学习了《自主选择课余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与他人相处,解决生活中因沟通不畅产生的小矛盾、小误会。它承上启下,对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
认知特点: 五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具备了一定的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但看待问题仍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生活经验: 他们的人际交往范围不断扩大,与同伴、老师、家人的互动日益增多,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意见分歧和矛盾。然而,他们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要么选择沉默逃避,要么情绪化地争吵,不知如何“好好说话”。
学习基础: 他们已具备初步的是非观念和同理心,但需要教师引导将其转化为具体的行为策略。
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情境,让学生在体验和反思中学会沟通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和教材学情分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
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做一名真诚坦率的人,体会良好沟通带来的愉悦感,树立积极解决人际矛盾的信心。
2. 能力与方法目标: 掌握“敢于表达”、“懂得倾听”和“换位思考”等沟通技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方法初步解决沟通问题。
3. 知识目标: 懂得真诚坦率是良好沟通的基础,了解什么是“我”句式,知道沟通的前提是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
· 教学重点: 掌握真诚坦率沟通的方法,即“敢于表达”和“懂得倾听”。 (确立依据:这是本节课需要达成的核心技能目标,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
· 教学难点: 在生活中真正实践“换位思考”,克服自我中心倾向,做到将心比心。 (确立依据:这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心理上的挑战,需要长期的引导和练习,而非一蹴而就。)
五、 教法与学法
· 教法: 情境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通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他们在体验、探究和合作中建构知识。
· 学法: 体验式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反思性学习。学生通过“演一演”、“议一议”、“想一想”等方式,成为课堂的主人,主动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六、 教学过程
我将本节课设计为四个环节,以一条清晰的主线展开:发现问题(为什么)→ 探寻方法(怎么做)→ 实践演练(试试看)→ 升华导行(记心中)。
(一) 情境导入,感知沟通之困 (约5分钟)
1. 播放视频/呈现漫画: 展示一个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小A和小B因为值日分工问题发生争执。小A觉得小B偷懒,很生气;小B觉得小A语气太冲,很委屈。最后两人不欢而散。
2. 提问思考: “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问题?”“为什么一件小事会闹得不愉快?”
3. 引出课题: 学生很容易得出结论——沟通出了问题。教师顺势揭示课题:《真诚坦率的沟通》,并板书。
【设计意图】 从学生真实困境出发,快速聚焦课题,激发学习兴趣和需求。
(二) 活动探究,学习沟通之钥 (约20分钟)
这是本节课的核心环节,通过两个主题活动展开。
· 活动一:敢于表达——“我”的句式练习
1. 回溯情境: 回到导入时的小矛盾,提问:“小A当时说‘你怎么总是偷懒!’(‘你’句式),这种表达方式好吗?为什么?”
2. 学习新知: 引导学生认识到指责性的“你”句式会让人反感。教师引出更有效的“我”句式:“当我看到……(说事实),我感到……(说感受),因为我希望/需要……(说需求)。”
3. 小组演练: 出示几个新情境(如:朋友迟到、同学弄坏你的文具),小组合作将“你”句式改为“我”句式并表演。
4. 小结板书: 真诚坦率沟通第一把钥匙——敢于表达(说事实、说感受)。
· 活动二:懂得倾听——“倾听”的温度体验
1. 情景表演: 请两名学生表演:小红兴高采烈地跟小兰讲周末趣事,小兰一直低头玩铅笔,不停打断“哦,我知道那个地方”“后来呢?”。请观众评价小兰的表现。
2. 讨论分享: “什么是真正的倾听?”(眼睛注视、不时点头、不随意打断、给予回应…)
3. 角色互换: 再请小兰用刚刚总结出的“倾听技巧”重新表演一次,感受前后的差异。
4. 小结板书: 真诚坦率沟通第二把钥匙——懂得倾听(用心听、不打断)。
(三) 辨析明理,升华沟通之智 (约10分钟)
1. 难题辨析: 出示一个两难情境——“你的好朋友考试时想抄你的答案,并让你‘保密’。你该如何与他真诚坦率地沟通?”
2. 小组讨论: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方法进行讨论,并思考:真诚坦率等于什么话都可以说吗?(强调沟通的前提是尊重和原则)
3. 引出“换位思考”: 在讨论中,学生自然会提到“要为他好”、“不能害他”等,教师总结提升:这就是换位思考,是沟通的最高境界,也是破解难题的关键。板书第三把钥匙——换位思考(尊重、理解)。
【设计意图】 通过难题辨析,将知识运用提升到价值判断层面,深化对“真诚坦率”内涵的理解,避免学生陷入“直率伤人”的误区。
(四) 总结延伸,践行沟通之道 (约5分钟)
1. 课堂总结: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收获的三把“金钥匙”:敢于表达、懂得倾听、换位思考。
2. 布置实践作业: “沟通实践卡”:请学生选择一位家人或朋友,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进行一次真诚坦率的交流,可以是分享快乐,也可以是化解一个小误会,并简单记录感受。
【设计意图】 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引导学生在真实世界中实践和巩固所学,真正实现知行合一。
七、 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简洁、直观,突出重难点,便于学生梳理知识。
真诚坦率的沟通
金钥匙: 敢于表达—→ 说事实、说感受 懂得倾听—→ 用心听、不打断 换位思考—→ 尊重、理解
(心形图案,中间书写:尊重)
---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各位老师的聆听,恳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