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时刻提醒着我们阳气的重要性!但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的很多生活习惯在耗损着自身阳气,导致疾病缠身。
下面伤阳气的行为,你占了几条?有什么方法对治?
作息非时,阳不归根
中医认为最佳的睡眠时间为“亥子丑”三个时辰(晚上9:00—凌晨3:00),这六个小时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主收藏,收藏对生命来说就是归根,对常人来说归根最主要的方式就是睡眠。
现在别说晚上9点睡觉了,就是10点、11点的都很少,12点、1点睡觉反而是现代很多人的正常睡眠时间。阳气当入不入,就不叫“因时之序”,而是“非时”。作息非时就不能让阳气归根来复,人为地耗损阳气。
工作烦劳,阳气外张
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很快,很多人不仅夜以继日地工作,而且心情很烦、心理压力很大。
“阳气者,烦劳则张”,所谓张就是往外散,尤其是晚上阳气应该内收,应该回归本位。一烦劳阳气就不能归位,就会慢慢耗散。
同时,《黄帝内经》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现代人竞争压力大,但心性修养普遍较差,负面的心理及情绪很容易在内心产生、缠绕,极损人身阳气。
空调普及,寒气内压
几千年来,人们在没有空调的状态下生活的非常好。空调普及后,人为的阴寒之气就频频进入体内耗损、遏制人体阳气。
特别在夏天,外边是一团火,回到家里或单位就像进了冰窟窿,这么一冷一热,每天经过多次,就会反复把寒气一层层压在体内。寒气伤人是最厉害的,会造成很多病。
嗜食寒凉,吃肉太多
现代人嗜食生冷水果,喝冷饮之风流行,这些都会严重损害脾胃阳气,尤其在夏季人体阳气外散,胃肠反而呈虚寒状态,以生冷食物冷饮来解暑,则是犯了“虚虚实实”之误,脾阳受损则运化不利。
肉吃多了,如果化不掉,会损伤脾胃,阻塞经络血脉,遏制阳气在人体中的正常运行。《黄帝内经》讲:“气胜形者寿,形胜气者夭。”延伸到饮食上:吃进去的食物能运化开就是营养,就能养生;运化不开就是毒。
运动不当,反伤阳气
现代人崇尚“生命在于运动”的理念,但很多人并未因运动得益,这是不明运动原理及不合理运动导致的。
“动能生阳,也能耗阳”,其实运动的本质是加强气血的流通,适合于阳气尚足但气血不畅之人,或为饮食厚腻,或为久坐不动,或为思虑过度,但绝不适合于
气血大亏之人,因为虚人阳气固摄的功能不足,运动后阳气耗散致阳气更虚。
另外运动属生发,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而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看似弥补了白日的运动不足,其实是违反了“生长收藏”之序,《素问·四季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要“无扰乎阳”、“无泄皮肤”,冬季大量运动出汗影响了阳气的收藏。
滥用抗生素,苦寒攻伐阳气
滥用抗生素问题中国现在很严重,不仅西医滥用,中医也滥用,老百姓自己也滥用。抗生素从中医性味去分析,大多是苦寒的,苦寒就容易攻伐阳气。
滥用抗生素对体质伤害太大。尤其是小孩,只要感冒发烧,一律都上抗生素。应该按照正统中医的思路和方法去调养,鼓励阳气,鼓励免疫力,它自己会去做事。
我们如何对治?
①艾灸
艾灸用的原料是艾草制成的。艾草是一种纯阳性植物,经过燃烧后,通过烟熏火灼把艾草的药力通过穴位经络带到人体的病痛之处,能祛除病邪。是补充阳气,延年益寿的最佳捷径。
常艾灸关元、中脘、神阙(肚脐)穴
②做好“三阳开泰”
"三阳开泰"出自《易经》六十四卦之中的泰卦。"开泰"则表示吉祥亨通,有好运即将降临之意。人体的阳气升发也有类似的渐变过程,将其称为人体健康的"三阳开泰",即动则升阳、善能升阳、喜能升阳。
③经方汤药
四逆汤为少阴病主方,坚持服用四逆汤,能振奋身体机能沉衰,恢复阳气。
具体用药比例可按照炙甘草:干姜:附子=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