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师讲《黄帝内经》第一集

              《上古天真论》

        人应该活多少岁?文明很方便,但不见得对人有利。

        第一比如说冷气,车子,诸如此类,让人汗都不会透发。第二改良的食物,为了量产或防止病虫害。比如转基因玉米,把蜘蛛的基因种植在玉米上。我们不知道吃的是玉米还是蜘蛛。第三,改良后的东西体积都比较小,越细的食物越会让人产生成瘾性。比如精炼糖。第四,生活习惯。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欲望、贪念都很少。中医定义人的寿命是100岁,超过100岁是对的,而现代人一直在减寿。

        中医叫岐黄之术,就是从《黄帝内经》开始的,黄帝跟岐伯之间的对话。

        我们如何知“道”呢?【法于阴阳,合于术数】,中医简化到最后就是阴阳。从阴阳入手,最后回归到阴阳。我们讨论阴阳的物性,阴阳的关联,这些都是所谓道的存在。比如,看得到的“形”是阴,看不到的“神”是阳。【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不止有形,还要有精神。欲望少,开心的人活得长。中医的观念认为人要【持满】,保持永远充满,而不是想办法耗散掉。这种都是长寿的要诀。如果只知道消耗,不知道持满,不知道如何【御神】,御神就是调整心情,让心情平稳、安逸,而是【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所以人会【半百而衰也】。超过五十岁就很容易衰老的人,就是不知道节制。

      《难经》第十难,分了五邪。

      例如以心脏为主。当心脏本身有病,称为正邪。如果肝脏的病导致了心的问题,就是虚邪。如果是脾脏的问题反过来影响了心脏,就定义为实邪。常态是火克金,如果因为肺脏的问题,反而影响了心脏,称为微邪。如果肾脏有问题了,影响了心脏,这个力量大,称为贼邪。所以针灸里面的治疗法则:实则泻其子,虚则补其母。除此之外,还有“子能令母实,母能令子虚”。比如肝硬化(实证),可以补肾让肝由实变虚。肾水上来会克火,心火下去身体本能自救,肝就会丢出木头来生火。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不要身体直接对着风吹。【志闲而少欲】,心情安逸,欲望少。【心安而不惧】,不恐惧。喜、怒、忧、思、恐这些情志可以有,但不可太过。恐伤肾,土克水,所以思念可以战胜恐惧。【形劳而不倦】,劳动运动而不要疲倦。走路是最好的运动,《黄帝内经》从头到尾都没说让人跑步。【高下不相慕】,不羡慕别人,开心就好。如果人能做到无欲无惧,多劳动运动,超过百岁动作不衰,都很正常。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