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越看越感觉抽象了,需要静下心来好好咀嚼。第2章主要介绍了大脑的性能和人体对日常行为的一些应对机制,让我对大脑的工作原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1、作息时间不规律往往更容易让人迷茫和焦虑;
2、通过执行一套相同的动作和准备程序,可以使大脑自我调整,进入执行某类事务的最佳状态;
3、多动型人群的类似症状:后继乏力,注意力集中不起来。采取可持续的步伐,是工作卓有成效的前提;
4、环境的频繁变化会降低生产力;
5、如果我们能将工作视为一连串的事件各个击破,生产力将得以提高;
6、有一种精神状态称为“心流”,它具有以下特点:明确的目标、集中、专注、自我意识消失、时间感扭曲、直接和即时反馈、能力水平与面对挑战的平衡、个人控制感、工作本身的内在奖励、行为与认知的合一;
7、心流是一种创造性的状态,但缺乏全局观念,在进入心流阶段之前,扭启一个番茄钟,让它稍后唤醒我,这样我可以暂时换上战略眼光,观察全局,然后再次回到心流中——这就是节奏;
8、拖延是一种焦虑应对机制,会暂时缓解你的压力,有三个导致拖延的明显原因:
其他人强迫你做一些事,违背你的意志;
你给自己压力,想要有完美的表现;
害怕犯错误或受批评;
9、超时工作就像拿信用卡购物,你可以买到眼下买不起的东西;
10、学会拥抱变化,打开机会之窗,消解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