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过得异常清闲,该写的作业,该看的书,该吃的水果一个也没有落下,但还是无所事事。
打开知乎,无意间发现了一篇文章,是说的“斜杠青年”。
不以为然地看了两眼,却越看越引人深思。
百度百科对斜杠青年的官方解释是这样的:
斜杠青年指的是一群不再满足“专一职业”的生活方式,而选择拥有多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也就是说,这样的人通常具有多种身份或兴趣爱好,因此在定义自己的时候常常以这样的方式:
摄影爱好者/滑板少年/舞者……
用斜杠隔开的一个个爱好,就像计分板上一个个红色的数字,不断加分,用以彰显自己的灵魂是那么丰富。
我大概算得上半个斜杠青年,对各种新鲜的东西都感兴趣,每天都在尝试学习新东西。
但仅仅止于爱好,要谈到专业的层面,我就是个门外汉,还是离门十万八千米远的那种。
但这样的人群,并不在少数。
回想起躺在杂物间角落的滑板和吉他,再回头看看正在播放的编曲、烘焙教程,肯定不止我一个人这样生活着。
什么都会一点,但什么都不精。
后来才开始慢慢意识到,这是很危险的习惯。
酷文化的影响
排除喜欢、夙愿和无聊等因素,成为斜杠青年的动力,无非就是因为,那样很酷。
除非是天生激情四射,活力满满,否则一定有一个原动力在背后支撑着斜杠青年,让他们无止境地学习新东西,不知疲倦。
我们常常会在一个人对任何领域,都能侃侃而谈的时候,对他的赞许和欣赏油然而生。
“哇,他好懂啊。”
“真棒,什么都会,好酷哦!”
这样的人通常可以和各种各样的人聊天,因为不管聊到什么,他都懂一点。
而只需要懂一点点,就足够在不懂的人面前充专家了。
但到了要实际解决问题的时候,他往往没多大用处。
他可以跟你聊PS有哪些基本功能,哪些实用的小技巧,但他无法帮你完成一个原创设计稿。
他可以跟你普及电脑的软硬件知识,告诉你它们的作用,但他无法帮你修好电脑的系统故障。
他可以跟你大谈政治,引经据典地论证世界的大格局,但他无法给你解释什么是更实际的战略。
他可以告诉你怎么能找到好的角度,拍出好看的照片,但他无法再输出像构图、比例和灯光等等,这些更专业的知识。
……
斜杠青年的“无所不能”有时正是因为“啥都不能”。
因为只要可以扮酷,引起别人的欣赏和崇拜,他们并不需要多深入了解一个东西,只要懂一些基本的知识,可以用作谈资就够了。
因为滑板、吉他很酷,我一时脑热就去接触,直到现在,它们都尘封在黑暗的角落,随之而去的也是我年少的激情。
现在有人跟我谈起这两样东西,我也会说上两句。
我还记得吉他的弦和柱,基本和弦怎么按,也记得上滑板的动作要领,转弯的小技巧。
但是当别人说“哇,你好棒啊,什么都会!”的时候,我再也没有当初的满足感。
反而觉得像被扇了一耳光,脸上的灼热时刻提醒我,我又半途而废了这么多东西。
也尽量避免和别人再谈起这些,被我一再搁置的所谓的爱好。
我们的热爱不再纯粹
人越长越大,就很难再纯粹地喜欢一个东西了。
或者说,纯粹喜欢着的东西,越来越少了。
被酷文化支配的自己,或许有一种充实、无所不能的假象,但更多的是对自己碌碌无为的逃避。
马德的《允许自己虚度时光》中有这样一段话:
“可是小时候也是同一个我,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看蚂蚁搬家,等石头开花,小时候不期待结果,小时候哭笑都不打折。”
小孩子的快乐都很简单。
小时候爱做手工,止咳糖浆的蓝色小瓶子可以让我捣鼓出一个像模像样的风铃;
一堆红牌能让我折出帽子、桌子、小盒子;
会花一整个下午画一个苹果的素描……
这些东西在我现在看来,也是很酷的。
但现在我却不舍得花时间在这些事上,总以为自己的时间多么宝贵,应该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为什么长大后,对世界的热情减退得这么厉害?
把原因归结于手机和网络,是非常无知的。
就像把烟民的吸烟行为单单归结于烟瘾,而忽略基因和精神状况的因素一样。
斜杠青年什么都爱学,正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真正想学什么。
只要是一件很酷的事,都能去做,但往往都不能善终。
而刚刚提到的马德书中的那段话之前,是这样说的:
“我慢慢明白了为什么我不快乐,
因为我总是期待一个结果。
看一本书期待它让我变得深刻;
吃饭、游泳期待它让我一斤斤瘦下;
发一条微信期待它被回复;对别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写一个故事说一个心情期待被关注安慰;
参加一个活动,期待换来充实丰富的经历。
这些预设的期待如果实现了,我长舒一口气
如果没有实现呢,就自怨自艾。”
渴望得到赞美和认可,所以无法不求回报地钻研一个东西。
想变得更酷,所以不断往自己身上贴标签,怕别人不喜欢贫瘠的自己。
怕自己是个平庸的人,却又无法挣脱平庸的躯壳。
但为什么说,这是一种很危险的习惯?
因为这个世界需要的是专业人才,并不是什么都会一点,但不能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人。
小孩子可以很随心所欲地喜爱一个事物,并随意支配自己的时间,不求结果,也不求能被人看到。
但成年人不行。
很残酷,但也很真实。如果你不能给你的工作带来价值,那么你是不会被需要的。
你得专业,你得给别人输出有意义的东西,为别人解决实际问题,你才算得上是一个有用的人。
人们总说,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但能做到的只是站在金字塔顶端的少数人而已。
他们拥有了一切,所以他们有做回小孩子的资本。
普通人能做的,只有向束缚自己的枷锁妥协——并不是说屈服于生活,而是向天真浪漫妥协。
当有一天成为自由的人后,我们完全可以再找回我们的天真浪漫,和纯粹的热爱。
统一设定的焦虑
我们的焦虑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斜杠青年的不稳定性。
今天我们做着这件事,明天做着另一件事,但最终却做不成任何一件事。
我们想独立,却在各个方面都受着限制,所以会在很多事情上,释放自己的激情。
周而复始,我们的焦虑就产生了。
甚至会自我怀疑,好像自己什么也做不成,无法创造任何价值。
这种焦虑好像每个人的出厂设置,统一且相似。
其实都来源于酷文化的控制。
浮躁的社会带来的酷是多元的,也就造成了斜杠青年的多元和不稳定。
在明白了这些后,我开始思考怎么解决这种焦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真正地精进,就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看一本书,就认真欣赏,不要带着“它能让我以后和别人聊天时,显得更有内涵”这样的目的。
学一个技能,就认真钻研,不要带着“他们肯定会很崇拜我“这样的心态。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当有一天你不用刻意和别人谈起的时候,别人能在你这里寻求到实际的帮助后,就是你价值体现的时候。
举个自己的例子,我从小英语成绩不错,口语也算流利,以前每当受到夸奖的时候,会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后来参加中央电视台的口语大赛,我被决赛的题目难住了,最终只拿了省一等奖。
这无疑对我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
我一度对自己产生怀疑,自己引以为傲了那么久的特长,在专业评委面前竟然如此不堪一击。
我是不是真的一事无成?我好像干啥啥不行。
自卑了很长一段时间,别人对我的夸奖也不再令我自豪。
后来我终于醒悟了一些,开始练习口语,开始认真背单词,不再把英语当成我的资本,因为我知道:
爱好和专业,不是一个维度。
虽然现在的我依然不专业,但至少我在精进的路上,各方面的水平都在慢慢提高。
身边的朋友也时常找我帮忙,给他们解释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不用再刻意向别人提起我的英语还可以,而别人也时常来找我帮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就是我的价值。
所以,一切的焦虑都来源于迷茫。
被酷文化支配,没有真正喜欢的东西,就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酷,就不知道自己何去何从。
这也做一点,那也做一点,最终还是什么也做不了,所以会有焦虑。
我现在开始慢慢拾起曾经被丢弃的爱好,阅读、音乐、写作、思考……并且努力不再浅尝辄止,尽量注入自己的灵魂。
这样的自己,才能真正的学到东西,成为一个货真价实的有真本事的斜杠青年,我也将为此一直努力下去。
“一个不曾用自己的脚在路上踩下脚印的人,不会找到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路。”
愿每个人都能找到真正热爱的东西,并坚持下去。
公众号同步更新哦~关注我【白夜札记】,获得更多思考,还有更加舒服的观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