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基层治理的大棋局中,整治不正之风、为基层减负已成为关乎治理效能与民生福祉的关键落子。近日,中央层面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专项工作机制会议在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
近年来,形式主义问题在基层工作中屡禁不止,成为制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的顽疾。文山会海、过度留痕、层层加码等现象,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还严重影响了实际工作的开展。曾有基层干部无奈表示,一周五天工作日,三天都在开会,剩下两天还要忙于撰写会议纪要和汇报材料,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同时,各类文件如雪花般飘落,许多文件内容空洞、缺乏针对性,基层干部在应付文件传达和落实上疲于奔命。
整治形式主义,关键在于精准施策、标本兼治。一方面,要坚决杜绝“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的做法,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考核,避免基层干部疲于应付各类形式化任务。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从源头上遏制形式主义的滋生。同时,要注重倾听基层声音,了解基层干部的实际困难,确保减负措施真正落地见效。
为基层减负,不仅是减轻工作负担,更是释放基层活力、提升治理效能的重要途径。通过整治形式主义,基层干部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实际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去。这不仅有助于增强基层干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也将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坚实基础。
整治不正之风、为基层减负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各级政府和全体干部共同努力。只有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才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让基层治理更有温度、更具实效,真正为群众谋福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