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生活在一个小康水平的家庭,从小被爸爸疼爱,妈妈呵护,对现状的满意让我的生活里少了些要做出改变的决心。
25岁之前,我向往安稳舒适,守在父母身边的生活,父母也不舍得我离他们太远,希望我能在毕业后回到家乡,谋一份稳定的工作,像他们那样,平淡温暖地过一生。
为了实现我这个小小的理想,我在研一的时候考了小学语文的教师资格证。给我办手续的老师十分惊讶:这位同学,你不报本专业的教师资格证就算了,可是你这文凭,起码得报个高中资格吧。
对老师笑了一下作为回应,我没有告诉他,我是觉得教高中生压力太大,每天还要早自习晚自习地陪读,还要惦记着升学率,想想都觉得累。
大学毕业将近一年,不时会听到一些同学的工作状况,大部分同学在本专业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工作,有的升了职,有的还在原地踏步,个别同学毕业就转了行,带着自己不甘的心去了北京深圳这些大城市打拼,据说做的还不错。
朋友问我,你说有些同学为什么拼死了劲也要去大城市工作生活呀?
因为他们在家里过的不好呗,在家里没有了出路,便从父辈就开始出去打拼,要是能在家里安安稳稳地生活谁会选择出去受那罪呀。
说这些的时候我脑子里又浮现出了我以后可以有寒暑假,工作时有一群可爱的孩子相伴的轻松自在的生活。
轻松稳定好像是我那时对生活最完美的想象了。
二
成长往往是在一瞬间发生的。
和朋友一起过完自己25岁的生日,欢快的心情持续了一天,晚上躺在床上也兴奋地无法入睡,便又畅想起以后的生活。
等我毕业当上老师,我要先好好工作攒钱,带爸爸妈妈和弟弟出国旅游,给他们买好多好多吃的穿的用的,还要自己买个车,买…
停停停,一个现实问题突然冒出来,据我所知,我们那个小城市里老师的工资好像不算高,小学老师好像会更低些,如果我只是做老师,我拿什么去给我想要回报父母的梦想买单呀?
想到这里,我开始慌了,仿佛自己亲手打碎了自己构筑的童话小屋。
生活在父母庇护下的我在某些方面总是后知后觉的,天真地以为他们可以让我衣食无忧我肯定也可以做到,他们一直说我还在读书还是个孩子,我就真只把自己当成那个还在16岁不知道愁为何物的小女生。
如果我努力的速度不赶上父母衰老的速度,除了口头上的关心我还能拿出什么来反哺他们?子欲养而亲健在,这才是我所期待的生活。
三
那晚之后,我仿佛一下从自己的理想世界里醒过来了,同时也明白了努力为何物和自己努力的意义。
我开始转变自己本来懒散的生活方式。
我们的小自习室原来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可以上网的地方”,每天睡到自然醒,晃悠悠地到了自习室,刷网页,逛淘宝,买一堆华而不实的东西。
现在我可以七点准时起床,吃顿元气满满的早餐,有实验先把实验做完,然后来到自习室看书,写日记,看文献,每天过得充实而满足。
以前听到一些有竞争性的事情,就感觉头大,不想参与。现在听到这些就会感到莫名地亢奋,积极地参加运动会,征文比赛和一些选拔活动,拿到名次了就小小地高兴一下,没晋级也就当重在参与,增加了一次阅历。
小小的提高总会积累成大大的转变,一步步走出舒适区,整个人的状态也是越来越好。
四
现在的我依旧期待着毕业。
但不是渴望去过原来规划的那种平淡自在的生活。现在的我渴望改变,珍视每一次挑战,想在毕业之后出去闯一把,发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也许到现在,我才参透为什么那么多人向往着“北上广”的生活,就算再苦也要咬着牙在那里坚持。
“北上广”不仅有大家渴望的雄厚的医疗和教育条件,同时,这些城市还有着只要你有才,便可能在这里发光的机会,有着无限的包容性,只要你还怀揣着梦想,她们就会接纳你,给你天地,任你驰骋。
“北上广”是充满希望的城市,千千万万想要改变现状,刷新自己生活的人聚在这里,一砖一瓦地改善自己的生活。
我渴望成为“北上广”大军中的一员,渴望在这高速运转的城市里加快自己的成长速度,渴望在这里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很庆幸,我觉醒的还不算太晚,现在的我,唯有加倍地努力充实自己,才能弥补以前落下的“功课”,虽然忙碌,但也乐在其中。因为在老的时候回忆起这段时光,应该是充满自豪的,我,没有在本该奋斗的时候选择安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