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自己看书记不住,学习理解力不好,现在想来,可能是我没有输出,没有复盘自己所学的,所以接下来打算自己在简书记录自己的输出并复盘,坚持看书啊,给大脑养分,真的很有必要,坚持
最近打算精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这点早上确实验证了,早上起床儿子想要重新拿2张新的卡纸,其实他手上已经有了,但是估计是有点折痕,他就说他要重新拿新的,换做以前,我会觉得他手上有了,干嘛还要拿,无理取闹的,不想管他,但是现在回头仔细一想,这不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吗,早上我拿了新的卡纸给他了,他就很开心,自己刷牙,洗脸,喝水,没有闹脾气,开心跟我说再见,让我上班路上小心;所以这真的验证了,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 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比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认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的感觉是正常情况下,现在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行为让我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4个技巧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案例
通过这几张漫画,可以生动的了解到这4个技巧带来的效果;但是,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和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比如“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