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复盘,让脑子学会并记住

一直觉得自己看书记不住,学习理解力不好,现在想来,可能是我没有输出,没有复盘自己所学的,所以接下来打算自己在简书记录自己的输出并复盘,坚持看书啊,给大脑养分,真的很有必要,坚持

最近打算精读【如何说 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 孩子才肯说】

第一章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

*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这点早上确实验证了,早上起床儿子想要重新拿2张新的卡纸,其实他手上已经有了,但是估计是有点折痕,他就说他要重新拿新的,换做以前,我会觉得他手上有了,干嘛还要拿,无理取闹的,不想管他,但是现在回头仔细一想,这不就是理解孩子的感受吗,早上我拿了新的卡纸给他了,他就很开心,自己刷牙,洗脸,喝水,没有闹脾气,开心跟我说再见,让我上班路上小心;所以这真的验证了,孩子有好的感受,就会有好的行为,孩子的感受和他们的行为有直接的联系;

*怎样让孩子感受好? 那就是接受他们的感受! 

*常见问题:父母常常不认同孩子的感受,比如

“你并不是真的那样觉得”

“你是因为累了,才这么说”

"你没必要这么难过”

*当孩子的感受被不断地否认时,会感到困惑和愤怒。这也是在暗示孩子不要去了解自己的感受,不要相信自己的感受。

我现在的感觉是正常情况下,现在孩子的大部分感受我可以接受,但是如果孩子们说的话让我生气,或者行为让我焦虑时,我立刻恢复到了从前的自己?

帮助孩子面对他们感受的4个技巧

1,全神贯注的倾听

2,用“哦,嗯,这样啊”来回应他们的感受

3,说出他们的感受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案例


通过这几张漫画,可以生动的了解到这4个技巧带来的效果;但是,比语言的技巧更关键的是我们的态度。如果我们没有真正和孩子产生共情,无论我们说什么,在孩子的眼里都是虚伪的,都是想对他们进行操控,只有我们真正和孩子有共情,才会打动孩子的内心。

孩子需要他们的感受被接纳和尊重,所有的感受都应该被接纳,但某些行为必须受到限制。

比如“我看得出你很生弟弟的气。用嘴巴告诉他你将怎么做,而不是用拳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