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阅读界的圣经,《如何阅读一本书》有着无可匹敌的崇高地位。很久前就开始想要阅读这本书了,中间断断续续过几次,都没坚持读完。这次出差途中,受易仁永澄课程启发,将晨读作为早晨重要的事项之一,而《如何阅读一本书》则成为了晨读决定的起步。
8月19日,根据喜马拉雅音频设置,我先行阅读了译序、目次、序言和第一章几个部分,分别做了笔记,而后用2倍速听了两遍领读音频,再根据领读文字稿整理了相应的笔记。做完这些,我产生了如下几点收获:
一、参加共读=听人读书给你听?
共读活动是什么?从字面意思上看,是一个一同读书的活动,易仁永澄为领读者在活动中主讲,共读者作为活动参与者,一起参加活动。参加共读活动后,我更明显地我感受到了一点:读书变成了一个可以主动,也可以被动的事儿。
这话怎么理解?
领读者将这本书拆开、捏碎了讲给你听,共读活动参与者甚至可以在不看原书的情况下就去听,这种方式,属于被动读书。尽管共读活动参与者的行为是主动的,但是接受的只是讯息,并没有提升共读者的理解力,同样的,每天听本书也是属于这个类型。
那么,什么样算是主动读书呢?
主动阅读,说起来也不难:向书本提问,从书中寻找答案。这话说起来不难,做起来特别不容易。
我认为共读活动中的主动阅读,有一个大的误区是角色定位混淆。在整个共读活动中,有4个角色:书本、领读者、共读小伙伴、你。因为角色多,特别混淆参加共度的目的。
在主动阅读的场景下,书是“老师”的角色,你向书本学习,领读者和共读小伙伴是增进你对书本理解的辅助。
而在被动阅读的场景下,领读者是“老师”的角色,书本和共读小伙伴则成了辅助。
主要对象的不同,会引起不小的误差,误差源于你对“老师”角色的依赖程度,在被动阅读场景下,你会对领读者产生极强的依赖性,你会懒得思考,只想听领读者给你“授课”;领读者的缺席,你就不想阅读了。
纠正对共读活动的认识,调整阅读的姿态,是共读活动带给你多少收获的关键。
二、阅读的目的差异
第一个目的是娱乐消遣
第二个目的是获得资讯
第三个目的是增强理解
书中提到,阅读的目的有三个,这三个目的有着极强的通用性,不单单是阅读书籍,阅读公众号,看电视,看电视剧,看电影都一样,我到底为了获得什么,而去做这件事情?是资讯带来的满足感?是视觉特效带来的娱乐感?这个问题,让我深思。
阅读的三个目的是层层递进关系,获得资讯必然包含着娱乐消遣,增强理解必然包含了获得资讯。
获得资讯和增强理解间,差异关键在于“思考”环节。这里有个坑,大部分人会认为,是因为自己掌握的资讯不够多,所以无法提升理解力,但事实是,过多的资讯也会产生理解阻力,无法提升理解力。
缺失思考环节式的阅读,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甚至可以说是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各种营销广告、综艺娱乐节目等,提供了非常非常多能给你快速满足感的各种资讯,能瞬间让你有了一种“我懂得东西很多”的自信和傲娇感。它不需要你思考,就能直接给你的“你的”观点。
三、与领读者间的阅读差异
自己读完书后,整理读书笔记,而后自问讲了什么、怎么讲、讲对吗、和我的关系四个问题去回答每一部分的阅读。
而领读者直接打破了原来文章的格式,重组后再呈现出来,并且联系实际。
差距在以教为学。同样的书,在不同人的手里有不同的读法,领读者立了一个超级高的标杆在前面,这个标杆看得到,这个标杆是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