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先来分享一下阿德勒和弗洛伊德的故事。这两人加上佛洛伊德的学生荣格,被称为心理学三巨头。阿德勒和弗洛伊德都是在维也纳从事心理研究的学者。阿德勒从医学院毕业后开始是一位眼科医出,结婚后自己开业,成为了内科医生。因为他小时候曾经患过佝偻病,所以对人的器官缺陷带来的心理问题一直有所关注。他的诊所就开在当时非常有名的游乐园的门口,找他就医的很多都是游乐园的工作人员。他们很多人在早年的时候都曾遇到过身体上的缺陷,但是阿勒阿德勒观察到他们中的很多人跟他自己一样,虽然面对着身体上的缺陷,但依然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过上好的生活。然而有很多身体上很正常的人,却因为感觉自己不够漂亮,不够有钱,不够成功等等,而产生各种各样的自卑感,导致了一种心理上的缺陷。
当时,弗洛伊德已经发表了他非常有名的心理学观点,并且运用他的方法治好了一些病症。但在当时的维也纳,弗洛伊德依然是孤立无援的,常常被主流医学界所嘲笑。这时一位经他治愈的朋友鼓励他,开办一个类似读书会的团体,邀请有名望的人士加入进来以获得支援。阿德勒是维也纳有名的新锐医生,他接受弗洛伊德的邀请加入了这个当时只有五名成员的读书会。因为他们每周聚会一次,于是定名为星期三心理学会,阿德勒是其中最年轻的成员。
最初的心理学会有一种温暖的氛围,大家在这里进行学术讨论,彼此交流。五年之后,星期三心理学会改名为维也纳精神分析学会,会员增加到22人,但是学会中的氛围却变成了互相争斗和人身攻击。
阿德勒与弗洛伊德的观点也渐渐产生了分歧,一个是对于人的行为是由什么来驱动的,弗洛伊德一直秉持性冲动是人格形成的基础,而阿德勒在研究中提出了可以取代性冲动的其他要素;再一个是弗洛伊德提倡的是归因法,通过追溯过去来解释现在,而阿德勒更倾向于目的论,选择面向未来,关注于接下来怎么办。
又过了四年,弗洛伊德组织了一次“讨伐异端”的投票,二十一名会员投票决定两人的观点哪个正确,结果有十一人支持弗洛伊德,五人支持阿德勒,五人弃权。“投票结果一出来,阿德勒的支持者同时起身,向大家感谢这些年一起历经的患难岁月后,随即离开。他们的目的地是维也纳的中央咖啡馆,阿德勒在那里,正等着他们一起来举行深夜的庆祝大会。”阿德勒正式退会,与弗洛伊德分道扬镳,创立了自己的个体心理学,关注于人作为个体的统一性和独特性。
阿德勒晚年在美国收到了疯狂追捧,有人说他的思想领先了100年。但他本人却并不在乎是否留名,他把他的哲学称作“使用的哲学”。阿德勒自己就曾说:“将来也许没人会想起我的名字。甚至人们会忘记阿德勒派。”他认为阿德勒派本身被遗忘就意味着他的思想已经由一门学问蜕变成了人们的共同感觉。他在67岁时骤然离世,当时他刚完成了在苏格兰亚伯丁大学的演讲,死于心肌梗塞。他的秘书拜托阿德勒的妻子把阿德勒的眼镜留给她,她说:“我想用阿德勒的眼光看待人生。”
那么阿德勒是如何看待人生的呢——
重要的不是你被赋予了什么,而是你如何使用被赋予的东西。
教育最大的问题在于小孩的自我设限。很多小孩就是因为太过在意自己被赋予了什么,反而对自己的能力设限。重要的不是你遗传到了什么,而是你从幼年开始,怎么使用这些遗传到的才能。
人不会被情绪、激情控制,反而是人“使用”情绪。情绪会通过人的意志出现或消失。
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