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在现代社会已经习以为常,几乎每个人身边都有那么一两个或轻微或严重的抑郁症朋友。我本人曾在高考前有过一段黑暗的抑郁症历史,而今,我的学生,一个高二学生正遭遇着比我更痛苦的生理和心理的折磨。
我是在产假结束返校后接手的高二这个班,除了一张名单,一无所知。由于还在哺乳期,女儿会在中午被送到学校喂奶,也是因为女儿,我认识了这名学生小灰。小灰偶然来办公室见到女儿,就喜欢得不得了,于是成了女儿在学校最好的玩伴,虽然女儿只有六个月,也不妨碍她接收善意。在小灰抱女儿去操场或是哪里玩时,她的班主任就会把我拉到一边,悄悄提醒我,小灰有严重的抑郁症,属于家族遗传,她妈妈和哥哥都是重度抑郁症患者,而她的爸爸,对她似乎是关心不足,她经常周末都住校而不回家,要我关注小灰对女儿的言行。听到这些情况的一瞬间,一种同理心就自然地蔓延至全身,我似乎感受到了小灰的痛苦,也理解了她对女儿的极度喜爱,因为越是深处黑暗,就越向往光明!于是,我就想着哪天能跟她单独聊聊。
因为准备公开课,我在某个周六中午到了学校,刚好听到她趴在窗口与对面的学生交流,便将她叫到了办公室。从女儿开始聊,聊到我的高中生活,顺理成章地讲到了我的考前抑郁症。我说那时的自己就是莫名痛苦,就是忍不住自残割腕,可又不是真的想自杀,就是通过肉体的痛来排解心中的抑郁。这时,她开口了,说,老师,其实我也有抑郁症,而且我一直都在治疗,在持续吃药,哪一天不吃药,我的头就痛的不行,根本没办法思考,也没法集中注意力学习。我想停药,可是停不了,只能慢慢减量,我觉得自己已经离不开药物了。我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就不会思考了,就想不开了。
她讲述了自己的情况之后,我就有些安慰了,因为一旦她愿意向我倾诉,说明她对我有了信任,只要她感觉到原来还有人是可以体会她的痛苦,原来还有人可以分享她的悲伤,原来还有人可以支持她的改变,那么,她对生活的信心就不至于丧失殆尽,我的分享给了她支撑的底线:我不是一个人在承受,我对自己也是有那么点控制权的,如果控制不了,还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帮助我。
当我们一起分享了悲伤之后,我们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我们对自己的信心也增强了,因为我们不是孤军在奋战。所以,当生活打击了你的朋友,请给她一个拥抱,告诉她,你在身边。
小灰现在的药物已经减到最低量了,也会主动来找我交流了,当然,随着女儿的长大和懂事,她俩的关系也更好了。而女儿又非常爱笑,相信小灰会在女儿身上得到更多阳光和温暖,也更享受女儿对她的信任和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