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号已经整整一个月没有更新了,跑步计划也搁浅了,还有其他很多计划都不同程度的失控了。
这一切都从1月10日突发急性肠胃炎开始。当时白天呕吐无力,晚上一直腹泻,然后跑步就暂停了,计划休整一周后再开始,谁知接下来就感冒了,过了一周家里的小家伙也跟着感冒了,两个人晚上睡觉都靠嘴巴呼气,半夜小家伙不舒服就会多次哭闹,结果晚上休息不好,白天没有精力,一月份很多计划都没有按时完成。
接着春节到了,一放假就觉得可以冠冕堂皇的休息的错误思想导致我没有利用好假期来追赶进度,反而继续松懈了。二月份休了7天年假去和家人团聚,也基本上没有学习。
我们那儿有一句话叫:债多不愁,虱多不痒,就正好符合我现在的状态。落下的任务太多没完成,反正也赶不上了,干脆就不赶了,或者直接放弃了。
总的来说,一月和二月是一段失控的日子,没有做成的事很多,做了的事很少,按计划做的事只有两件:熊猫书院每日阅读从未缺勤,加入“007不写就出局”的践行群后,每月四篇文章,不论质量如何,都还算按时交了作业。
今天反思了下这段时间的失控和做成的事,大概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计划太多不如没有计划。这段时间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计划做好了大脑就以为这事完成了。在2017年我的梦想清单里,写了太多梦想,太多计划,以至于时间计划的太紧迫,一旦一个环节失控,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全部倒塌了。而且在自己原有的计划以外,我不但开始动手学英语甚至还报名了配音课程,感觉自己就像摘玉米的猴子,看到什么都想学,想要的太多,注意力就容易分散,无法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所以,年度计划还是要调整为三件事以内才有可行性。
二、每日要订小目标。之前我一做计划就是以半小时为起点,结果不容易坚持,而熊猫书院的阅读为什么能每天坚持下来呢,就是因为每天的内容只要15分钟以内就能看完,这个时间无论如何都能抽出来,甚至只要上个卫生间就能看完,谁每天不需要上卫生间呢?所以我想,要养成好的习惯,可能要先减少任务量,虽然每天一点点,但是长期坚持的力量才是巨大的,否则就是一日曝十日寒,三分钟热度没有任何作用。
三、监督机制很有必要。每月四篇文章的及时完成,完全是靠“007不写就出局”的监督机制的作用,自己付了费,不写就要发红包,就要出局,就没有资格在群里了,这样,逼着自己,不论是生病不舒服偷懒还是没有灵感,都要写,结果,在如此失控的两个月,我都没有缺作业,虽然还是有些拖延,有好几次都是踩点完成。
四、身体因素不容忽视。之前每次计划中考虑的IF…THEN,都没考虑过生病因素,其实,人一生病,精力就会跟着受影响,下次计划的时候,遇到生病不舒服的情况,就减少任务量,尽量不停止。一旦某个习惯养成过程中,中途如果停止了,再次开始就像重启电脑一样,耗费的意志力特别多,比如之前一直坚持早起跑步,跑了一个多月了,也没觉得早起很难做到,然后在失控了两个月后,现在重新开始早起感觉特别耗力气,要挣扎很久。虽然理性告诉我,早起可以干很多事,可是感性的马儿总是告诉我,这么舒服的被窝再睡一会吧!
最近在全力学英语,所以用一句英文名言和大家一起思考接下来的人生吧:
Life is a sum of all your choices.So,what are you doing today?
生活就是你所有选择的总和,那么,你今天要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