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的时候,无端想起几位老人。顾家璋。左友仁。于永正。
师范二年级,冬天,大雪纷飞。大不了我几岁的小姑生病住在师范校园一墙之隔的职工医院。上课间隙,我去陪姑姑。逼仄的二楼简易病房里,三张平板床,一台黑白电视。我和姑姑被电视节目吸引了。那是我第一次看教学实录。那天中午,我们看了两部大片——顾家璋的《秋天到了》(也或是《小动物过冬》?或是《燕子飞回来了》?总之,记忆中和秋天有关。)、左友仁的《火烧云》。看得津津有味。当公交车售票员的姑姑由衷的说:“没想到上课可以这么有意思!教小孩儿也这么有意思!”姑姑两句话说到了我心窝里。立时,我对两位老师佩服有加。其时,两位老师都不年轻,算是爷爷奶奶辈的人了。可你看那课堂上,顾老师巧妙的引导,左老师那变幻莫测的神态、语言不正像那瞬息万变的火烧云吗?两节课深深吸引了现场的学生,也深深吸引了荧屏前的姑姑和我。室外寒气逼人,屋内因了荧屏上两位老人温暖如春。两位老者凭借娴熟的教学艺术征服了我。二十年过去了,他们讲授的细节我记不清了,仍记忆犹新的是课堂上他们那爷爷奶奶般的慈爱。在这个燥热的午后,我想起了两位老人,情不自禁百度,却怅然:网上鲜有老人的资料。真真是一辈老人了。
小学教师不知道于永正可谓是孤陋寡闻了!我就是那孤陋寡人一个。94年从教,2002年,从教第八个年头,于老师到小城讲课,我才真正感受到于老师课的好!南方人讲究煲汤,好汤是慢慢煲出来的,火候最关键。于老师深谙此道。他的许多课,没有噱头,没有炫技,但有嚼头,耐回味。他的《草》,一岁一枯荣,春风吹又生。历久弥新。他的《梅兰芳学艺》对“眼睛会说话了。”的教学多少次却上心头。《第一次抱母亲》、《秋天的怀念》的深情与厚重;《狐假虎威》、《小稻秧脱险记》的谐趣与幽默;好课不厌百回读啊!如今,年逾古稀的老人与时俱进,老课出新,新课创新。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外,讲座、讲课,乐此不疲。如果说,我尚有一点点钻研的精神,那么,我由衷地承认:于老师是我成长路上的贵人。贴旧文(写于2011年5月)一篇。向我的天空致敬!
叫一声于老师
手机里信息太满,不得不一一删除,有两则短信我舍不得删,其中一则是于老师发的:
感谢您!祝兔年吉祥如意,全家幸福!于永正
再看到这则短信,不由得回忆起两次和于老师面对面的情景。那情景,至今历历在目。
新课 改伊始,我们课改实验区用的是苏教版教材,那几年新课程培训开展的如火如荼,有走出去的,有请进来的。这样,我们一线老师终于有了接触名师的机会。
那次培训,在小城里唯一的剧院进行。(如今,剧院早已拆迁,变成了商品楼)上课的、讲座的据说全是名师,高林生、孙双金、孙建锋、孙景华、张庆,还有于永正。清楚地记得,于老师是下午最后一节课,讲的是《梅兰芳学艺》,和于老师一起上课的是我们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的学生。因为是本校的学生,所以我们几个二年级的老师就坐在舞台上,学生的后面。几句简短的课前交流,孩子就和于老师打成了一片,我们紧张局促的心也放了下来。随着于老师的步步引领,我们渐渐发现,孩子越教越聪明,越教越可爱,我们惊异的发现,一节课,因为教师的不同,学生的表现可以迥然不同,学生的状态、学生的素质似乎有天壤之别,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我们听到了生命拔节的声音。下课了,学生们簇拥着于老师久久不愿离去,而我,激动地上前握住于老师的手,结结巴巴地说:“于老师,以前经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你的名字”,没等我把话说完,于老师接过话茬:“今天,见到活的了,不过如此嘛!”于老师笑了,我也笑了。我请于老师在我的笔记本上签名,于老师提笔写下了:求真求实求新 于永正 0四秋。初次面对面,我见识了于老师的幽默。也是从那时起,我下决心改造我的课堂。2006年,在河南省小语学会实验研究会第八次年会上,我执教的《推敲》一课获得了一等奖。
再次见面,我领教了于老师的严谨。
2010年春,于老师再次受邀来小城上课。星期日早上7:40分,当我来到人民大会堂入口,就看到了舞台上一个熟悉的身影:花白的头发,茶褐色的眼镜,微倾的身子像是在和工作人员商讨着什么——没错,是于老师!上午是于老师的课。
会堂里来人还不多,只在前几排有稀稀落落几个人。几乎不假思索,我大步流星走上舞台,径自来到于老师身边,他正背对着我和主持人交流. “于老师!”听见我叫他,他转过身来,“于老师,我是您的忠实粉丝,这是我的一篇学习心得,请于老师指点。”我又抽出里面的一幅小楷习作,“于老师,这是我写的字,请您批评。”翻开折叠的绢,我递给于老师,他接过去仔细端详。“不错,不错,这字写的不错,是用——”“用毛笔写的小楷。”我忙应答。几个工作人员也围拢上来,“的确不错!”“于老师就喜欢有才气的学生!”主持人笑着说。接下来于老师问我学习书法多少年了,是否跟老师学的,我一一作了回答。“你要多投稿,多参赛啊!对了,获过什么奖没有?”(于老师,听您的话,2011年来,咱入了不少展呢。十届国展、全国贞元杯、钟繇奖咱都进了。)“我是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曾入展全国第三届全国妇女书法展。”(因了十届国展,2012年,咱入了中国书协了。)因怕影响于老师课前准备,我把两件物品交给他后,匆匆走下了舞台。
找一个较佳位置坐定后,我的目光就没离开过舞台,没离开于老师。我看见于老师把绢又重新折叠后装进了随身携带的包里,我看到他把那篇文章拿起来放下,放下又拿起。看看表已7:50,离上课只有十分钟了,于老师拿起文章走下了台,东张西望。是在找我吗?我起身,人已来得差不多了,我要不要过去?犹豫了一会儿,看到于老师在第一排左侧一个位置坐下,我不再迟疑了,匆匆来到他身边,坐下来,叫了声“于老师!”他摘下眼镜,拿起稿子凑在眼前看,他看的很专注,边看边与我交流。(我后悔没拿本子记下于老师的每句话),现在回想起来,只记个大致内容:
关于题目:
文章题目不要贪大,“破译于永正老师的写字教学之道”太大,建议改为“浅谈于老师的写字教学”或“于老师的写字教学告诉我们的”,题目指向要小,清晰明了,要通俗易懂,不故弄玄虚。另外,副标题“浅谈写字教学中的对话”,写字,对话?这个提法是否妥当?是否符合写字教学的规律?
关于结构:
文章一开始用大量的篇幅论述写字教学的意义,其间引用了名家的话,但他们太多是就书法教育而谈的,缺乏针对性。“头”看起来很大,但并没有把写字的意义写透。写字教学的意义应与自己的实践结合,才有说服力。开头应开门见山,三言两语引入正题。
文章重点部分建议以于老师的写字教学片段为例,谈于老师是如何依据写字教学规律进行教学或总结他的写字教学的侧重点与方法。
斟酌词句:
(1)、“写字能熏陶学生的优良品德”,“熏陶”和“品德”能搭配吗?
(2)、“正是基于以上认识,《语文课程标准》里对小学各个阶段的写字教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课标是你编的吗?不是,这样的话就不要说。
(3)、关于引用课标原文
课标已有的,为什么要重复?可以把里面的主要要求加以提炼。
我恭恭敬敬的听着,生怕漏掉一个字。台上的主持人在示意于老师该上课了,我歉疚地目送于老师走上了舞台,走进了课堂。
后来,我把我修改过的稿子斗胆寄给了上海《小学语文教师》编辑部,蒙编辑不弃,两个月后,这篇短文《由一则写字教学片断想到的》在该刊2010年第五期发表了。
手机里舍不得删的另一则短信是2011年5月8日我的学生(如今在一墙之隔的实验中学上九年级的任汉雯)发过来的:
久不见君,君莫挂;时时念君,君在心。吾正用心读书时,君在对岸摆渡人。老师,这次期中考试我考了年级第15名,我很希望您能为我开心,因为很长时间没有去看您,感到很抱歉,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会让您以我为荣。汉雯(老师,我想你了!)
看到汉雯的短信,我又想起了您!叫一声于老师,您还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