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今天写的这篇文章不是巧立名目,而是想结合我有限的阅读量,套用一些知识来讲讲我眼睛里的大学。
我们写的不是具体的大学,讲的广义上的。我上大学那段时间,经常听到有人说,刚高考完的时候是他人生中智力的巅峰。也就是说上大学后智力并没有提升多少,还很可能走了下坡路。
还有神经科学家专门去测算了一个人大一刚进来时的智力和大四时候的智力对比,发现确实没有增加,个别人还出现了轻微的下滑。
当然你会说,真正的武功练到最后都是没有招法的,以前所有的招法只是为了让你找到适合的方式练习武功。因此就应该想张无忌一样,练到最后把武功的招式都忘了才算成功。
大学也一样,我学的学科只不过是培养思维能力,至于过程中的那些知识忘了就忘了这些东西都不重要。
大学教授卡普兰,就找了他教授的经济学系的四十个同学做了实验,最后毕业时也只有四个真正掌握了经济学思维。在一个大师级别的老师带领下,最后只有十分之一的人掌握经济学思维,可想而知你所读的学校对你思维的方式的塑造可能微乎其微。
当然我写到这里,没有上过大学的可能就会觉得恢复了点自信,也不过那样。上过大学的肯定会为自己的四年青春,在大脑里迅速编一套说辞来怼我。
2
大家都知道大学,但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世界第一所大学叫什么名字。世界第一所大学诞生于15世纪的意大利,名字叫博洛尼亚大学。
当时的大学是完全自下而上完成的,也就是一帮好学的学生想学东西。但是单个人雇佣一个老师承担的学费太高,只有有钱的贵族子弟才能有私教。而这帮没有钱的学生就组成了一个团体,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学生会。
一个人的力量是薄弱的,但是一个行会的力量则不同了。其实说白了就有点类似于今天的团购,学生也就是当时的团购客。大家一起雇佣老师,办大学。
因此当时的老师是受学生制约的,如果学生觉得你教的不好完全会叫你卷铺盖走人,甚至老师请假还要接受学生会的审批才行。直到后来,老师才慢慢开始建立起了自己的行会以制约这种学生的力量。
现在如果你在大学里面,就会发现,学生想弄一些社团类型的组织性团体都要经过学校的插手审批才行。学生会也不再是抗衡校方力量的组织,而是服务于学校的组织了。
老师的地位已然提升了所以大学校园里的有些老师特别牛逼不好好上课,甚至还有一些老师是完全是照本宣科的,从这一系列的现象中可以看出学生的地位已经日落西山了。
在我看来,这里面有一大部分原因是政府插手了,政府强势的垄断了教育资源。甚至由政府对教学进行了安排和规划,好像是要把每个人进行标准化定做一般。
从以前的学生用钱雇佣老师,变成了政府雇佣老师为学生服务。从这里面完全可以看出了,羊毛出在羊身上却要猪买单的逻辑。
也就是说教育是客户和用户分离的模式,用的是学生,买单的确是政府。如果你是校方的话,你会按照学生的要求来改进课程么?你肯定会服务好给钱的人。
3
刚才那一段是我个人插的一些题外话,为的就是让你大概能理解教育的一些逻辑。当然我说的也不全对,你也可以自己思考有自己的想法。
我记得看过刘瑜写的一本书叫《飞跃流水线》里面有一段话我分享给你:“名校文科博士这个水平,大约可以说明一个人英语水平不太烂,考得过GRE且成绩靠谱,一个人比较坚强,和没有太懒仅此而已。”
当然不能说上大学没有用,上大学至少毕业后比没有上大学的人工资明显提高,而且你学历每增加一级工资也会相应的提高一点。但我们都可以发现,现在大学生毕业后干的基本上都是以前高中生就能干的活,并不需要什么高学历。
也就是说,增个社会的国民教育水平在升高,本科生的水平其实在应聘工作中已经没有优势了。你得到研究生,甚至博士的程度才能有一定的优势。而代价就是你得再多读几年,并且还要给社会和家庭带来负担,因为你并没有创造任何实际的价值。
以前你说你是大学生,大家都围着你转。现在你说大学生,只怕旁边会有人冷冷的说,切,谁不是呢。
大家上大学,都心知肚明,没有多少人是为了真正的求知的。其实最后都为了体面的工作,和不错的薪水。因此上大学最后的用处并不体现在知识上,而是体现在了毕业后比没上过大学的略高一点的薪水上。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上大学都是为了混文凭的原因,一些学校的娱乐活动之丰富都要超过娱乐圈了。
不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有什么看法,身为一个理性人的你如果不读大学只是高考完就出去打工了,四年后说不定就成为了一个大学生的上司,而大学生刚毕业却还在到处为找工作焦头烂额。
如果我们知道做一件事情没有太大作用了,但依然不惜去浪费四年光阴,还要去上大学呢?为什么不能直接去就业呢?
如果你有看法的话欢迎留言,我们明天继续这个问题,要写完的话篇幅就太长了。